第21部分 (第1/4页)
散发弄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796年(嘉庆元年),因为大学士一职空缺多时,破格增补户部尚书董诰为大学士,而资历更深的刘墉被排斥在外。不提拔就不提拔吧,还做贼心虚地发表了一篇上谕,在上谕中毫无来由的又一次批评刘墉“向来不肯实心任事”。并举例说,皇帝曾向刘墉询问新选知府戴世仪可否胜任,结果刘墉对以“尚可”。而戴本来十分庸劣,断难胜任。可见刘墉平日里对于铨选用人全未留心,只是以模棱两可之词敷衍塞责。要他“扪心内省,益加愧励”。
1797年,授刘墉体仁阁大学士,但仍旧指责他“向来不肯实心任事,行走颇懒”,并说“兹以无人,擢升此任”,可见其评价。当然,以上两条嘉庆初年的上谕,代表的仍然是乾隆帝的意见。
从刘墉这一期间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和��谡饫锢�昧怂�哪恐械墓俪∮蜗饭嬖蛑械牡诰盘酢�
第九条 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刘墉是一个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非常善于反省的人,他的家庭早就教会了他这些。他知道,这是乾隆皇帝在故意找茬收拾自己;他也知道,和��谡庵屑洌�挥衅鹗裁春玫淖饔谩T趺窗炷兀恐荒苁且环矫媾�Π哺���宄宓那�』实郏�硪环矫婕�τ牒瞳|等贪污集团周旋。
如何努力安抚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呢?
刘墉心想,在皇帝面前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不管自己这件事情自己做得是对是错。如果自己得罪了皇帝,不要向皇帝解释些什么,只有今后小心伺候皇上而已。
如何小心伺候皇上呢?只能是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其他聪明才智诸如诗、词、歌、赋、书法、文章等方面找补找补就可以了。
刘墉心里面想,我善于书法,又善于对对子,不如干脆就从这方面入手哄一哄乾隆皇上开心吧,也让他早些摆脱国泰案之后的烦恼吧。
国泰案后的一天,乾隆皇帝率领几个有文采的大臣去盘山散心。
这几个文臣里面当然有刘墉啦。不是乾隆皇帝想带他出来,而是刘墉太有文采了,只能带上他。不带上他,连个陪自己写字的人都没有—纪晓岚也不行,他文采虽好,可字写得不好。
今天天津市蓟县的盘山因为很像江南的山而很受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皇帝曾八游盘山,并留下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之句。因此乾隆皇帝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就会想到盘山来散心。这一次,他又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刘墉。
这一次,乾隆爷还带来了一个戏班,在盘山上面的“江山一览阁”的大戏台上唱戏。乾隆皇帝一边听戏,一边思考。忽然心血来潮,要群臣为戏台拟联。某大臣才思敏捷,立即献上一联:
“听律吕,点破世态炎凉;见衣冠,描尽人间冷暖。”
应该说,这副对联生动传神地概括了戏曲的艺术规律,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但乾隆觉得它过于文雅。片刻之后,另一大臣交出了第二副对联:“似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这副戏联就像绕口令似的,也不太合律,难怪乾隆嫌它粗浅。要求众臣再想一想。此时,戏台上刚好在演《空城计》。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饮酒,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刘墉见此情景,灵感忽至,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
乾隆很满意,认为此联平易朴实,雅俗共赏。乾隆皇帝很高兴,命令刘墉立即笔墨伺候,将这幅对联写好。现在这幅对联还在“江山一览阁”的大戏台上。
此时的乾隆皇帝忽然想到了蓟县周围的几个县名很有意思,就说,我给你们出个上联你们对对吧。这上联是:
“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
刘墉一想,乾隆皇帝的上联用了蓟县周围的四个县名。那我也用蓟县周围的四个县名对下联吧。刘墉的下联是:
“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乾隆爷非常高兴刘墉这个对仗十分工整的对子。
像这类的事情,刘墉做得多了去啦!乾隆皇帝对刘墉的火气也就逐渐地消失了。
但是,还有和��兀∷�崴媸碧嵝鸦噬系难剑吭趺窗炷兀苛踯�绾斡牒瞳|等贪污集团周旋呢?
刘墉想到了下面一点:对于贪官,就要投其所好!
有的观众说了,啊?您的意思是说,刘墉要向和��鲜洌恳�蚝瞳|行贿?啊,是啊!不这么着刘墉还能怎么着?与和��锤鲇闼劳�疲磕鞘橇踯
《历史中和珅》 第2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