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海商商行 (第1/2页)
沅子宝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曾经横行整个东海,有二十多条船,接近两千手下的海匪头子。 现在真的变成了一颗头,就挂在登州城的城门上。 这些年被他祸害的沿海百姓不少,这自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而登州城里,想来也不只是有金四爷的眼线。 那高悬的头颅就是在告诉他们。 现在的大唐,你们惹不起。 海滩一役,最终歼敌一千两百余人,俘虏不过一百。 出现这样的战果,不过是因为唐军心善。 舍不得让受伤的海匪经历生不如死的痛苦,直接给了他们痛快。 还有些俘虏据李安俨所说,为恶不多,可以为他所用。 颜开没有猜疑,直接就把人都交给了他。 以后要在海上跑,总不能就李安俨那十多个人。 他既然有信心收服这些海匪,颜开就选择相信他。 缴获了海匪十二条大小帆船,还搬空的金四爷多年的积蓄。 这些基本都交给了李安俨。 海上生活的这一段时间,李安俨已经爱上了这样的感觉。 颜开也觉得廓定县应该有自己的海上贸易路线。 两人一拍即合,以后李安俨就作为廓定县的专属海商留了下来。 事情报给了李世民,这次是颜开自己写的信。 歪歪扭扭的字让李世民看的有些头痛。 大概是说了廓定县现在为什么需要海商。 当然在前面的基本都是废话,李世民就看见了最后两段。 一段是说了颜开预计以后每年能从海贸之中赚多少钱。 一段就三个字:二八分。 当然这次是颜开八了,那两成他会以税收的模式正大光明的交给大唐官府。 李世民也有些期待,若是海贸真的能成,那么大唐又能增加一笔不菲的进项。 象征性的给了登州八十贯,说是剿匪所得。 淳于难没有多问,手下人剿匪,还能有缴获交上来,已经算是罕见的了。 至于伤亡方面,唐军奇迹般的保持了零阵亡的战绩。 只是有两个士兵在追击的时候被海滩上的海匪尸体绊着崴了脚。 被所有人笑了好多天。 此后的时间,颜开多半时间是在海边,带着工匠改造那些船只。 现在他背后的军师数量可太庞大了。 综合了一下大家的意见,这些缴获的海船进行了大改。 甚至在风格上都不再完全是东亚风格的帆船,而是带上一些其他的风味。 毕竟大航海时代还没有来临,现在的造船技术对比几百年后,还有很大的差距。 只是改装的船只让颜开并不是很满意。 他对李安俨承诺,先给他成立一个海商商行。 只要海贸赚到了钱,就新给他建造更大更先进的战船。 至于为什么海商商行要配战船,主要是考虑到有时候他们可能还得做点兼职。 炎炎夏日终于快要来临,即使是登州这里干活的时候也只能穿单衣了。 地里的红薯和南瓜也基本都成熟。 百姓再一次惊叹于这两种作物的产量。 收获的时候淳于难也来了,带来了上次剿匪朝廷发的奖励。 然后自己把刺史的官服一丢,一定要下地里面去和廓定县的百姓一起收红薯和南瓜。 颜开他们拉都拉不住。 等到他抱了个差不多两个篮球那么大的南瓜上来,被颜开叫住就这么站在田间。 淳于难有些疑惑的问颜开,颜开只说等他生辰的时候送他一个贺礼。 然后他就看见颜开手上拿着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对着自己,然后半晌以后又告诉自己好了。 收完了两种作物,淳于难自然是要留下来吃饭的。 烤红薯、红薯饼、炒南瓜、南瓜粥一样样尝过来,淳于难最后感觉自己差点被撑死。 又是两种能管饱还好储存的粮食。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老弟,这次上报朝廷,还是不报你的名字?你这……哥哥心里过意不去啊!” “不用。”颜开摇头,不过倒是对淳于难加了一句:“明年春闱,帮郑智熏报个名。” 在唐朝,已经为官的官员,依然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 《旧唐书·张九龄传》就写了:张九龄进士及第后为校书郎,后以“道侔伊侣科策高第,为左拾遗”。 就是他成为校书郎以后又考了一次,当上了左拾遗。 在职的官员如果是六品以下的非台省官员,想要快速升迁的话,可以参加专门为有出身的官员设立的制科或者是吏部的铨选。 只是这资格嘛,颜开搞不定,所以交给了淳于难。 这点要求淳于难自然是拍着胸口就答应下来了。 从颜开这里带着新收的作物和种植方法,淳于难又一次派人把东西送进了长安。 长安城里,上次收到的土豆还未收获,结果这淳于难又送上来了两种号称产量同样是亩产两千多斤的粮食。 有些不知道真相的官员听了,眼睛都红了。 发现一种也就算了,短短几个月就发现了三种,还都种了出来。 这淳于难是农神转世不成? 要不这些高产作物怎么和地里的菘菜一样? 长了一茬又一茬的? 只有李世民知道这是谁的手笔。 现在他都有些怀疑,自己把那少年当时支到那么远的地方,到底是不是做错了。 不过想想,
《大唐直播声卡》 第201章 海商商行(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