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9章 新家新炕喜洋洋 (第1/3页)

鸿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家新炕喜洋洋,破锅有眼有指望。昨天也黑天了,屯子里各家各户都点上灯了,我们也赶到了新家了,新家是王大爷家西屋。

王大爷家紧贴着屯子中间的十字路口,和大队的房子掉个角,大队在西南角,王大爷家在东北角,房子坐落位置非常好。出门就是大队部,再顺着道往南走,就是生产队了。

王大爷家是三间房,房子的院子也很大,也很像样:一进院子,东侧是自己的小菜园子,菜园子北头,靠着东侧窗户的东大山,再往东一点就是苞米楼子。西侧靠着两边的道是猪圈,接着往北是大柴火垛,再接着就是鸡架狗窝,仓房了。王大爷家的房子的设计结构,是典型的东北房子的样式:房子东西屋是住人的地方,中间一间房子是厨房。但东北的厨房,在那时不叫厨房,叫外屋地。说叫外屋地也对劲儿,这里不光是有锅台,还放水缸,放烧火柴,冬天还要放酸菜缸,喂猪的瘪烀缸。

王大爷家三间大房子,人口并不算多,王大爷家有三代人,王大爷和王大娘,上还有父母两个老人,下有四个孩子,两个小子,两个姑娘。

王大爷家有三间房子,房子宽敞。所说的宽敞,就是南北跨度宽。住的屋里南北能搭两铺炕。王大爷家的屋子就是这样的。但在俺们来之前,王大爷家仅住东屋一头,南北有两铺大炕。这样住,有很多好处,一是节省柴火,二是到了冬天,屋里还暖和。

也因此,公家在这次安排俺们移民时,就选定了王大爷家的西屋。王大爷西屋,平时也没多少东西可搞的,搞点东西,也不外呼是一点用的和一点吃的,一点用的,就是锹镐镰扇,锄头扁担;一点吃的也就是,苞米碴子,苞米面子,小米子,和一些苞米谷子什么的。

公家选定了王大爷家的西屋,在俺们还没到之前,生产队里,就安排人在那屋里盘炕了,在外屋地搭了锅台。炕,是北炕,锅台,也是北锅台了。那个时代,农村都用锅做饭,做饭烧火都是用柴火。烧柴火的烟就得搁炕洞子里走,另外,冬天屋里取暖,没有炉子的家,也全靠烧炕了,这样,锅台和炕就一定是连着的了。炕,公家给盘上了,锅台也给搭上了,而且锅台上的锅也给安上了。等着俺们还没来的时候,炕都给烧干了。

昨天晚上俺们到了,俺们刚一下车,王大爷王大娘和孩子们都出来接俺们,接俺们,像接亲戚一样。在接俺们的马车,俺们还没送走呢,王大娘就高兴的了不得,就领着俺娘进屋,进屋了第一件事,就是叫俺娘看新家,新家就是炕和锅台了。俺娘一看,是土炕,炕没炕沿也没炕席,俺娘是第一次看到炕啊,关里家没有炕呀。王大娘叫俺娘看完炕,又看锅台,锅台是有了,锅台里还安了个破锅,锅,没锅盖,锅还是个漏的。大锅不小,灶坑里一烧火,从锅上看,锅里,距离锅沿一二寸还有一个处有一个眼,锅底下烧火,锅里还能看到火星子呢?但是,俺娘看了不说。

俺娘不说。俺爹和王大爷把接俺们的车老板子王大爷打发走了,这东家的王大爷又领着俺爹看了一遍,看炕,看锅台。俺爹看就不同了,王大爷叫俺爹看,王大爷看着用手摸炕面子,说马兄弟,你看这炕面子用细沙子抹的多好。俺爹就说多好。

“好,没炕沿?”俺娘说道。

“没炕沿,有炕就行,有炕了,就能烧火了,有了热乎炕,能睡觉就行呗。是吧,王大哥?”

“是,是是是,马大兄弟,弟妹呀,在你们关里山东,我是不知道了,我告诉你们呀,在关外东北呀,住的房子,家家屋里都有一铺两铺炕,等着到了冬天,要是把炕烧热乎了,那在屋里一呆,那就是最好了,算是享福了。”

“王大哥说的对。”俺爹说道。

“王大哥不说,咱也体会到了,你就看咱来的这一道吧,只从过了山海关,再往这边走,你就觉察出来了。咱坐坐那闷罐火车呀好,从佳木斯往这坐船也好,还是坐马车,都冻得嘚嘚瑟瑟的。这有炕了,该多好呀。炕好,烧了火 就热乎。就是这还没炕席呀?”俺娘说道。俺娘不敢直说,绕了个弯子说。

“没炕席,慢慢来。日子是慢慢过的,咱有了新家,就有盼头了。”

俺爹说的不差,昨晚上,王大娘给俺们做的饭,小碴子粥,大咸菜。俺们谁都没吃过,到这儿,又饿一天多了,这回吃起来,是真香。都半年多了,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呢?

昨晚上,炕烧的也好,烧的挺热的。在烧炕的时候,王大爷说,这炕,公家盘上好几天了,盘完炕,当时就烧干了,烧干后,公家再没来烧。王大爷告诉俺们多烧点,王大爷说

《屈原生活在那个时代》 第69章 新家新炕喜洋洋(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