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明帝继位后面临的挑战 (第1/3页)
文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嘿,咱接着唠这后汉的事儿。那郑兴呢,就因为偷偷买了几个奴婢,这事儿被捅出来后,就触犯了国法,结果一下子就被光武帝贬到莲勺那个小地方去当县令了。
郑兴到了莲勺,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啊,可又没办法。他就琢磨着,既然来了,那就干点实事吧。于是,他整天在城里溜达,看着那破破烂烂的城墙,就打算好好修缮修缮,让这莲勺城也有点新气象。而且他还想着,得用礼教来教化教化这些百姓,让他们都懂点规矩,做个文明人。可谁知道,他这边正干劲十足呢,朝廷的命令又下来了,居然把他的官给免了!这可把郑兴气得够呛,不过他也没办法,只好收拾包袱,回开封老家养老去了。
这郑兴啊,平常就对那些古学特别痴迷,尤其是《左氏春秋》和《周官》,那研究得是相当透彻,在历数这方面也是个行家。当时像杜林、桓谭这些人,都知道郑兴有两把刷子,经常屁颠屁颠地跑来向他请教问题。郑兴呢,就把自己的见解和学问一五一十地教给他们,这些人就跟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回去就按照郑兴的意思去做学问。所以啊,当时世上研究《左氏春秋》的那帮人,大多都把郑兴的学说当成宝贝一样遵循着,郑兴也算是在学术圈里有点名气了。
回到老家后,郑兴也没闲着,就跑到阌乡去教书了。他这一教啊,还教出了不少学生。那三公呢,好几次觉得朝廷里缺人才,就想起郑兴来,觉得他是个厉害角色,就派人去请他出山当官。可郑兴呢,就像个倔老头似的,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死活不肯出来。他心里可能想着:“我这一把老骨头了,还出去折腾啥呀,在老家教教学生,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不香吗?”就这样,郑兴最后就在家里寿终正寝了。这郑兴啊,比起桓谭那可强太多了,桓谭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似的,一会儿靠弹琴去讨好光武帝,一会儿又在那瞎咧咧,没个正形。郑兴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这见识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他儿子郑众呢,也是个争气的孩子,继承了他爹的学问,后面肯定也有不少故事,咱就等着瞧吧。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中元二年。这光武帝啊,都已经六十三岁了,按道理说,应该是享享清福的时候了。可他呢,还是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精神抖擞地去上朝,一直到太阳落山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这一天下来,累得够呛,可他还不罢休。一有空啊,就把那些公卿郎将叫到宫里,跟他们扯着嗓子讨论经义,那场面,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常常讨论到夜深人静,别人都睡得呼呼的了,他还在那精神着呢。
皇太子庄瞅着他爹这日渐憔悴的模样,心里那叫一个心疼啊。有一天,就瞅着光武帝心情还不错的时候,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对光武帝说:“父皇啊,您看看您,英明得就像那禹汤一样,可就是不知道心疼自己。您也学学黄帝、老子,养养生,别这么拼命了,您这样太累了,身体可吃不消啊。您也该歇歇,养养精神,没事就出去溜达溜达,放松放松。”光武帝听了,却摇着头,一脸不在乎地说:“我就喜欢干这些事儿,不觉得累,你就别瞎操心了。”
话是这么说,可这身体啊,就像个破机器似的,年纪大了,零件都老化了,哪能经得住这么折腾呢?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在中元二年二月的时候,光武帝的病就像那洪水决堤一样,越来越重了。最后,就在南宫前殿,“噗通”一声,倒下就再也没起来,驾鹤西去了。
光武帝这一辈子啊,在位一共三十三年。想当年,他从舂陵起兵的时候,那可是一路坎坷,吃了不少苦,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似的,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不过,他这人有勇有谋,带着兄弟们一路过关斩将,把那些对手打得是屁滚尿流,最后终于重新建立了汉朝,让刘家的江山又稳稳当当地坐了起来。这本事,不比那汉高祖差到哪去。
等到天下安定了,他就开始施展他的治国方略了。他觉得这武将们打了这么多年仗,也该歇歇了,就让他们退休回家抱孩子去。然后重用那些文官,让他们来治理国家。这一招还真管用,没几年,国家就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自己也大权在握,小日子过得挺滋润。而且他这人还特别推崇气节,讲究经义,那些靡靡之音,他听都不听,就像闻到臭鸡蛋一样捂着鼻子。那些奇珍异宝,他也不稀罕,觉得都是些身外之物。他就跟那些王侯们一起,守着这太平盛世,每天优哉游哉的,稳稳当当地坐着就把天下治理好了。比起那汉高祖,又是骂儒生,又是杀功臣,还纵容吕后在那祸害刘家,光武帝这简直就是模范皇帝啊!
当然了,人无完人,光武帝也有犯
《三国前10武将》 第24章 明帝继位后面临的挑战(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