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章 驻军陈桥驿 (第1/2页)

甘庄柳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众人跟着宋江来到京城时,他们接到了一个并不奇怪的命令:那就是梁山大军不准进城,暂时驻军陈桥驿,只有宋江等少数头领被允许进城面圣。

陈桥驿是什么地方?听着这么熟悉?陈桥驿是大宋的发祥地。地处封丘东南部,在黄河北岸,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公元960年2月2日,在赵匡胤等人的指使下,镇州和定州长官派人谎报军情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不辨真伪,急忙派赵匡胤带领军队前往抵抗。时任后周殿前都检点的赵匡胤,奉命率领大军,前去迎战传说中正入侵的辽国敌军。赵匡胤率军行进到陈桥驿(今河南封丘陈桥镇)的时候,他手下的将士发动了兵变。亲信赵普等人让将士们把准备好的黄袍,套在了赵匡胤的身上,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第二天,他领兵返回开封,逼周恭帝禅位,夺取了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驿兵变”或“陈桥兵变”,又被形象地称为“黄袍加身”。因此,赵匡胤得以建立北宋,成为宋太祖。

这一兵变,和人们通常所知的兵变有所不同,它基本上兵不血刃。赵匡胤当时已掌握最高军权,他从陈桥驿返回开封,到夺取后周政权,仅遭遇了小的抵抗。事变的整个过程,没有大的流血冲突,就完成了改朝换代。这为赵匡胤赢得了民心,也使北宋政权在后周统治区稳定了局势。

那么,兵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呢?陈桥兵变,正处于后周主少国疑的时候。兵变前一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了。刚即位的周恭帝柴宗训才7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当时,五代时期武将掌握朝政的情况在后周仍然存在。赵匡胤因屡立战功,在朝廷得到重用,成为了检校太傅、殿前都检点。

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州)传来消息说,辽将要大举南侵,盘踞在河东的北汉小朝廷也要跟着一起发兵。后周朝廷没有认真分辨消息是否属实,就急忙寻求对策。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等人,最终决定命赵匡胤领兵出战,给予他军权。因此,赵匡胤的亲信士兵得以发动兵变。赵匡胤兵变回师,一路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守备都城的禁军将领王审琦等,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他们得知兵变后就进行接应。军队到了陈桥门时,吃了一次闭门羹,守门的人拒不开门,赵匡胤就率军绕道到封邱门,进入开封。与此同时,后周的大臣们听说赵匡胤等人兵变的消息了。忠于后周的韩通在仓促下,领着少数人马迎战,正好又碰上了兵变前锋王彦昇,被王彦昇追赶到家里,韩通连同家人被王彦昇所杀。

这场兵变中,韩通被杀是比较血腥的一幕。除此以外,兵变的士兵确实遵守了赵匡胤的命令,对百姓秋毫未犯。考虑到赵匡胤的实力,朝中大臣对其兵变虽不满,也没有激烈地抵抗。在地方上,昭义军节度使和淮南节度使虽有反抗,也很快被赵匡胤灭掉。

960年2月4日,赵匡胤逼周恭帝禅位,降为郑王。随后,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是为宋太祖,把都城定在了开封。

很多史书对陈桥兵变的准备工作,缺少具体的交代,让人觉得这是一次突发性事件。实际上,赵匡胤就是兵变的策划者:赵匡胤带兵出征,刚离开京城,开封城就谣传“检点当为天子”。此前,驸马张永德就因为同样的谣言,而引起周世宗柴荣的不满,被免去殿前都检点,赵匡胤正好接替他的职位。由此看来,两次谣言都极有可能是赵匡胤命人散布的,第二次是为赵匡胤夺权做舆论准备。陈桥兵变的前几天,赵匡胤非常焦虑,还跑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商量。他的姐姐拿着擀面杖就从厨房里跑出来了,还打了赵匡胤一下,说到:“大丈夫行大事,要自己做决定,不要来家里吓唬女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赵匡胤是在预谋一件大事,而且不成功会祸及家人。出征前,他还把家里人都安顿在封禅寺中,这更能说明他为兵变早有准备。

赵匡胤对韩通被杀,表示了意外和不满,杀人者王彦昇还背负了独断专杀的骂名。但是,从一些细节不难发现,韩通不太可能是意外被杀,而是作为政敌被有意除掉的。韩通家人里,被杀掉的都是几个儿子,而四个女儿和幼子却活下来了。这种杀男不杀女,杀长不杀幼的行为,显然是有用意的。后来,赵匡胤驾幸开宝寺,看到了墙上挂有韩通和其儿子的画像,赶快让人拿掉,可以看出他对韩通的厌恶之情。

陈桥兵变和北宋建立,有赖于赵匡胤的实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卓越的谋略和政治素养。赵匡胤等人到底是如何精心谋划篡权夺权的,我们已无从知晓了。从兵变以后的表

《梁山不锈钢订做》 第14章 驻军陈桥驿(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