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3部分 (第1/4页)

莫再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马光神情一震,面色忧郁起来,旋即吁叹一声,闭目摇头。似乎在说:介甫急功,皇上近利,箭已发出,欲停不及。若再烦言相扰,独讨皇上厌烦、介甫怨恨耳!

范祖禹看出了司马光的疑虑。

他突然想到风华正茂、言无所忌的苏子瞻。此人素来敬重司马光,亦为皇上所赏识,也许能够转呈老头子之所虑于皇上,便站起恭身询问:“老师有意会见苏子瞻否?”

司马光蓦地睁开眼睛,惊异地打量着范祖禹,神情肃穆地叮咛说:“淳甫,从今以后,你也少晤苏子瞻吧。你两家有世交之谊啊……”

范祖禹愣住了。

此时的苏轼,正在苏府庭院梨树下,歌舞酒宴,款待他的朋友章惇。

章惇今天是骑着他心爱的“秦岭玉”来的,现时就系在庭院内的假山旁。此马不算高大,脚力一般,但体态极为神气:浑身雪白,通体如玉,短鬃秀尾,笋耳亮目,颇具飘逸之韵;其反应灵敏,善解主人之意,为章惇自得而乐道。今天,赤色辔头饰其脑,红色鞍鞯覆其背,玉体飘火,更显神韵。苏府上下人等,围而观赏,啧啧称赞。章惇曾任商州令,政绩颇佳,此马乃商州的一位朋友去年来京时赠与的。

章惇今日是为调解苏辙和吕惠卿日益紧张的关系来到苏府的。苏辙担任“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之职后,奉王安石之命与吕惠卿共同制定《青苗法》条款。“青苗法”是“变法”在乡村中的根本措施,用官府贷款之力,发展农业生产,消除富豪对农民的高利贷盘剥,抵制土地兼并和农村贫富日益严重的分化。王安石根据他在浙江鄞县实践的局部经验,提出的具体设想是:从各路仓库拿出一千五百万贯粮钱为本,在播种和夏、秋粮未熟的正月和五月,由官府以十分之二的利息,每年分两次贷款给农民,以发展生产。夏收、秋收之后,连本带利还纳,使农民免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官府亦能有所收益。颁法之后先在河北路、京东路、淮南路试行。但在制定具体条款和实施方案时,苏辙与吕惠卿发生了争执,而且越闹越僵,近日竟形同水火。昨天夜里,苏辙在灯下写了一封长信给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意见,并在“贷款作保”、“还纳方法”、“坚持自愿”等具体政策上,斥责吕惠卿的“专横武断”和“不恤民情”,希望王安石出面制止吕惠卿的乱闹。今天午饭后,苏辙就持信匆匆奔向王安石府邸。如果章惇能早来一个时辰,正好堵住,因而苏氏兄弟今后的命运也许完全不同。谁知道呢?

苏辙去了王安石府邸,苏轼十分感谢章惇的情谊,忙设美酒歌舞接待朋友。

酒是醇香的,歌是美妙的。苏府的歌伎,现在已是十人班子了。由于苏轼的声望和歌伎琵琶的张罗,京都艺坛上稍有名气的角色,如丽玉、倩楚、胡琴等都慕名来到苏府。弹奏、演唱、舞蹈,行当齐全。角色才貌俱佳。加之琵琶于管教、习艺上规矩甚严,这个班子的声情音律之美,在朝廷重臣的家伎里比较堪为上等。

春兰秋菊,璨烂纷呈。琵琶从容弹奏,韵味清雅;胡琴洞箫横吹,意境缠绵;倩楚巧弄丝弦,筝声幽远;丽玉舒袖歌吟,歌舞戏云。章惇举杯痛饮,高声赞誉:“绝妙无比,果然不凡!子瞻识人,京都绝色奇才都聚于苏府了!”

苏轼得意非凡,连杯狂饮。

子瞻以歌伎迎客,素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一般客人或入京的学子造访,出歌伎欢宴以礼迎,弹奏歌舞,均随客意,自己独坐一旁,以笑作陪,从不插言播语、指歌点曲。一种是朋友来访,出歌伎欢宴以共娱,他或击节唱和,或赋词入曲;或弄弦而歌,或舒臂而舞;即兴逗趣,形骸无拘;酒尽而醉,兴尽而终。今日,陪密友子厚更无拘无束,跃身而起,与丽玉对舞同歌,并毫不掩饰地向朋友夸耀他的歌伎。

歌曰:落落琵琶,悟通艺神。弹奏歌舞,乐班之魂。

娇娇胡琴,清雅无尘。洞箫横吹,淳水飘云。

怯怯倩楚,幽古吟今。古筝一曲,醉心恰人。

奕奕丽玉,光艳绝伦。舒袖吟歌,天地皆春。

章惇离席站出,举手投足,与苏轼、丽玉共舞。

“秦岭玉”远远见主人欢愉,按捺不住,似乎通了人意,昂首萧萧嘶鸣,四蹄踩着乐曲的节奏亦踢踏起来……

人们大惊大喜而更是狂欢。

苏轼有些醉了,痴望。“秦岭玉”,指点而语:“神奇,千古之奇,旷世之奇,空前绝后之奇!苏轼若有此名马,当优之、养之、供奉之、教导之,编入乐班,以娱天下宾朋!”

《汴京 是什么意思》 第1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