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65章 权利调整 (第1/1页)

小白闲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辽东兵败之事,其实也不能全怪洪承畴。 自从洪承畴接任辽东总督之后,率领十三万明军在辽东和清军对阵,一直都是占据上风压着清军在打。 毕竟明军的火器数量和后勤补给比清军要强大的多,如果不是唐军草原商路一直给清军输血,那恐怕早就突破到了沈阳城下了。 但是从唐军参战之后,唐、明在山西开战之后,朝廷就一直不断的催促着洪承畴速战速决,好能抽出兵力来支援山西战场。 在这种情势下,洪承畴不得不改变之前的步步为营策略,改为主动出击进攻,这就给清军抓住了机会。 皇太极派多尔衮率领三万新军精锐,绕过明军防线,直扑锦州,意图切断明军后路,洪承畴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率军反身回救锦州。 正值这时,胡宏昌率领的使团到达沈阳,同时还带来了大批的军事援助,使得清军火器有了大幅度的补充。 皇太极顺势挥兵在后追击明军,洪承畴只得且战且退,再加上清军兵临锦州,大军粮道被切断,使得明军斗志衰退,这种情况下总兵王朴率部先逃,然后各军就纷纷奔命,途中又遭清军伏击,致使损失惨重。 洪承畴只得退守松山,锦州随之被破,清军将松山城团团围住,这最后仅有的希望也都破灭了。 围城月余之后,松山城守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为内应,松山城破,随即洪承畴被俘。十三万明军,阵亡四万有余,被俘六万,最后逃回关内的不足两万,其余溃兵都成了逃兵,不知去向。 洪承畴被送到盛京后,皇太极让其剃头易服投降,洪承畴拒不剃头,反而要求速死。到后来皇太极接受范文程、张存仁的意见,亲自到牢房面见洪承畴,极尽招揽之事,并且答应他暂时可以不剃头,这洪承畴才同意投降。 但也不接受皇太极给予的官位,也不参与政事,对此皇太极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异议,只是将他留在身边,让其做个旁听之人。 暂且不做评价,洪承畴到底是怎样的人,投降清军是对还是错。 但是辽东的战败,确实是给了大明沉重的一击。 战败洪承畴之后,清军不仅收复了之前的失地,还将兵锋推进到了山海关附近,至此大明在辽东的兵力就只剩下了吴三桂手中不到五万的兵力了。 在清军的强势压迫下,山海关防线岌岌可危,大明朝廷急匆匆的和陈贞慧签订了合约,然后开始从西线战场抽调兵力,堵截即将南下的清军。 陈贞慧像是一只斗胜的大公鸡,趾高气昂的拿着文书,大摇大摆的从京城返回陕西,京城百官虽然生气,但是也毫无办法。 四川那边该要交还给大明的自然还是要按着约定交还,不过交还之前,曹变蛟大车小辆的就一直不断从四川往回运东西,要不是蜀王府不能拆了,他真的想连蜀王府都给打包带走。 等到秦良玉再次率兵返回,接收成都之时,成都三府的府库全被搬空了,连人口都迁走了大半,留给了秦良玉一个光秃秃三府之地。 对此也就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了! 战事暂时结束,士兵们也进入了休整期,留下了足够的驻防兵力之后,曹文昭、曹变蛟、王性善、苗兴一等各军主将也都被招呼西安述职。 因为此时正是王保田的治丧期间,所以大军得胜还朝,也没有举行欢迎仪式,和大型的庆祝,但是该给的赏赐一点都没有少。 这就弄的各军将领和士兵们很难受,高兴吧还不能表现出来,要装出一副悲伤的样子,反正那是憋的相当难受了。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以孝治天下的国度,不管是谁都要遵守,孔子说过: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意思就是你是用了三年才从父母的怀中离开的,那父母离去,让你守孝三年,以偿还父母三年怀抱之恩。 在官场之中对于孝道就更为看重,不管做官的人,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就是有罪,就不配为官; 当然君主允许的不算,例如对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可以不还乡,称之为夺情。 君主驾崩薨逝之后,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范围虽然是全国,但主要是京城执行最为严格。 王树亭也知道,这只是表面上的功夫罢了,自己家的人没有了,为啥要那么严格要求别人呢,自己家人严格遵守就可以了。 而且在王保田殡天之后,也没有立刻安葬了,因为陵寝还没有修建好,该搞的仪式还是要搞,等陵寝修好之后再重新安葬。 暂时灵柩就只能停放在大慈恩寺中,在大慈恩寺之中专门腾出一间大殿,里边置上冰块,做成冰室使用,每日里有僧侣念经超度。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鹿保温杯质量如何》 第165章 权利调整(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