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要脸的朱维明 (第1/3页)
键盘战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麻那里。
绝岛北部规模最大的港口,每天都有轮船进出,一艘由广东行省刚刚下水的新式轮船引起了港口人们的注意,如此大的轮船,令人们啧啧称奇。
这样先进的轮船,竟然是用来运输铁矿石。
利润不高,胜在量大。
南洋地区,以及内地的南方煤矿铁矿市场,完全被绝岛的矿业夺了下来,绝岛优质低廉的各类矿石,让高丽地区以及塞北地区的矿石只能保住北方市场份额。
洪熙三年,全年钢铁产量七千万吨,煤炭产量一亿多吨。
已经超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末期英国的煤铁产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末,英国的煤炭产量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二。
绝岛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每年高达三千万吨的煤矿,四千余万吨的铁矿石的运输完全依赖船只的运力。
历史上明朝时期载重量最大的船只是宝船,最高为八百吨,如今有了蒸汽动力,经过长足的发展,海面上航行最普及的轮船载重多为一千五百吨,如果是远洋贸易,仍然以风帆动力为主,只有南洋的船只主要以蒸汽动力为主,因为沿海港口方便获得煤炭补给和维修。
整个大明的商船数量规模在四万余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尾声,英国船只数量两倍。
沿海贸易的船只载重多为上百吨到数百吨不止,而绝岛的煤铁大宗贸易的运输船则为大船,载重高达上千吨,运力上也远超十九世纪初期英国船只的平均吨位。
比起英国本土的煤铁资源和开采条件,绝岛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些轮船使用绝岛为运输船特供的廉价煤矿,运输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绝岛上的商行,主要是来自于高丽,其次是倭国,最后是南洋地区。
因为没有关系,资本少等不利因素,那些背井离乡的商人在高丽扎根,并且趁着大明在高丽的发展一并壮大,然后开始往南洋扩张。
随着倭国的战争,大明工局第三任大掌柜的上台,对于民间商行的竞争采取了强硬的态度。
于是这些大商帮陆续扎根到了绝岛。
绝岛已经是商人们的根基。
绝岛上有从大明迁移来的工人,根据工民联合部的统计,大概有二十一万人左右,随着他们迁移来的家庭,人口接近一百万。
除了这些大明工人,各大商行还吸收了当地大量的土着学徒工,根据各大商行的汇报,如果数据真实的话,土着学徒工的数量高达五六万。
根据各个商行与学者们的研究和探索,绝岛上的部落有五百多个,人口大概七十余万。
许多的部落因为生产力关系的变化,被商行们紧密的影响,至少三四十万人受到了商行的改变,扭转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开始定居并且根据商行们的指导开始农业生产。
三十万的产业工人,让绝岛繁荣了起来,可是单一的产业,也有绝岛离不开大明的贸易体系,可以说绝岛的繁荣,完全是建立在大明的贸易体系里的。
对标大明工局。
绝岛的产业工人每天工作四个时辰,包括中午吃饭和午休的半个时辰,每旬三日假期,也就是每个月九天假期,端午中秋春节另外有将近一个月的假期。
普通矿工每个月的工钱高达两元五角钱,比大明工局普通工人每个月两元的工钱还要多出五角钱。
因为蒸汽机的使用,矿区有热水供应,同样建立了学校,医馆,图书馆,竹球场,蹴鞠场,歌剧院,工人广场,工人花园.
联记商行带头,只要是工作三年以上的工人,可以向商行申请建房贷款,商行给予低息,变相的开始插足粮票银行的行业。
绝岛因为行业的单一,从粮食到商品都需要内地的贸易。
经济贸易的频繁,刺激了经济的循环,广东福建交趾占城等地获得了大利,与绝岛的贸易关系越发的紧密。
六十余岁的陈玉从北平出发,乘坐火车抵达占城,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旅程,然后又坐了十天的轮船抵达了绝岛的麻那里,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达尔文港。
航行途中经过渤尼都司,沿着渤尼都司的海岸线航行,然后从文郎马神宣慰司出发,途中经过数个岛屿补给,航线非常的稳定和成熟。
定位仪,赤道仪,牵星测量板等工具与新知识的引导下,大海上航行,船只不用担心偏离了航线,成熟的航线已经避开了暗礁,
暗礁是船只发生海难最主要的凶手之一。
然后是极端气候带来的汹涌波
《工业从大明开始的小说》 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要脸的朱维明(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