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吻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错,因为入关目的不同,多尔衮领衔主演的这一次,统治手腕上确实有所改进,刚开始略少了一点野蛮,某些方面终于做得像个正常样了,不过都是治国最基本的东西,有什么值得高看的?何况又有多少真实性呢?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李自成掌控了天下,那么现在看到的就是大顺军如何体民爱民了。
其实就在那无尽颂扬中,细瞅瞅也还是能看到清兵留下的暴行痕迹的。他们从山海关一路下来到京城,沿途强令民众一律剃发,怎能不扰民?这可不是现在花几个小钱理个发那么简单的,直接牵涉到民族尊严与个体人格的大事,残酷性丝毫不逊于杀戮。后来江南诸多民众已经屈服于征服者的淫威了,却因剃发一事,又发出反抗的怒吼呢。
当多尔衮到了北京城,起初也是严令剃发的,只因抗议声太大了,刚来也需要巩固统治,暂时作罢。可他为了腾地方给八旗子弟们住,竟强行把京城东、西、中的居民全部赶走,这是何等的扰民?被横加贬斥的李自成不就是对那些墙头草们下了点手吗?可绝没做过这等混账事!
至于革除前朝弊政,如免除“三饷”加派这样听起来非常冠冕堂皇的民生工程,其实就是一张空头支票,不仅未得到兑现,整个多尔衮顺治时代,收钱数额反而直线上升了!只是名字改了一下,不叫辽饷了,“九厘额银”是也。
更有甚者,时间不长,多尔衮们就连那一点点刻意塑造的温情都打碎了,彻底撕下伪装,凶相毕露,干出一系列残酷暴行来。中原民众不得不生活在战乱与压迫的双重苦难中,这留待讲到清人征服江南时再详述吧。总之,清人能够夺得天下,绝不是凭什么收民心之举,而是靠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的。
多尔衮刚占领北京时,哪有什么夺取天下之志,下一步敢问路在何方?茫茫然也。就像他刚从沈阳出征那会儿,也就浑水摸个鱼,乘火打个劫,“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张怡《谀闻续笔》卷一)。
当时神州大地四大政权并立。清人以辽东为大后方,占据北京及附近地区,关内地盘最小,但有东亚无敌之师,“鹤立鸡群”也。李自成大顺军退保山陕,还有豫西、荆襄等地,前段虽迭遭打击,但实力仍在,无可争议抗清中坚。张献忠大西军这年正月入川,六月下重庆,八月克成都,逐渐掌控了四川大部,抗清斗争坚定性不逊大顺,只是僻处西南,尚未汇入反清洪流中。五月十五日,南明弘光政权于南京建立,拥有江淮及南方广大之地,中原辖地最为富饶广阔、最具正统地位的抗清力量。而在清与南明之间还有一些待定地区,如山东、河北南部、河南等,原属大顺,李自成从北京败退后,纷纷揭竿而起,很混乱,但倾向大明是主调,毕竟其他两方,一是“外寇”,二是“盗贼”嘛。
终定囊括天下志(2)
大顺、大西、南明三方之力如能合而为一,多尔衮还能靠什么夺天下?可惜就算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会见到有这样的奇迹发生。不过即便三方各自为战,搞到最后全面崩盘的结局,仍让人感觉不可想象。
此时,张献忠还未与清人遭遇,暂不讲。就说大顺与南明,都是有立足于西北与江南可能的,特别是南明建立之后如能及时把握,纵然打不过清军,但能表现出勃兴之生机、昂扬之斗志,完全能起到一种震慑作用,让多尔衮摸不清底细,不敢轻易改变战略南下。况且即便他做了,凭江淮之险,南明守住南方有何不能呢?昔日南朝与南宋不都是凭此成功抵御强悍北军的攻击吗?
看看多尔衮六月时发布文告中还说:“非有富天下之心,实为救中国之计,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扬,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此敦睦邻之义。”怎么样?最高目标不过是拿下江淮,至于江南之地仍归你大明所有。
但是多尔衮又提到:“若国无成主,人怀二心,或假立愚弱,实肆跋扈之邪谋;或阳附本朝,阴行草窃之奸宄。斯皆民之蟊贼,国之寇仇。俟予克定三秦,即移师南讨,殪彼鲸鲵,必无遗种。于戏,顺逆易判,勉忠臣义士之心;南北何殊,同皇天后土之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噢,原来还是要靠自己!如同前面所讲,你争气了,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清军自然不会轻举妄动,否则,那就反之了。
令人恨其不争的是,南明拥有一手还不坏的牌,最起码能
《大清真的远胜于大明吗》 第1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