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9部分 (第1/4页)

吻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三桂们谋反之箭已在弦上,岂能不发?经过一番精心谋划,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终于正式反了!

老吴也从此进入了人生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他前不见古人后不知是否有来者的奇诡人生也至此奠定。

打你个措手不及

就在起事的第一天,吴三桂宣布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周”,以第二年为周元年。

接着选择良辰吉日,脱去满装,改穿汉服,蓄发复宗,率领众将士哭拜永历陵,动情之至,恸哭不止。虽然有点讽刺,这永历帝当年可是他从缅甸要回绞杀的(1662),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谁还会再去计较呢?

就这样,吴三桂以哭陵为契机,以民族大义为号召,开了一个极为成功的誓师大会,做了一个尤其生动的思想动员,成效非常显著,全军上下民族情绪高涨,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老吴为了师出有名,还搞了一个讨清檄文,气贯长虹得很,不失为名家精心之作。这宣传工作从来都少不了,把握舆论导向很是关键啊!

这文本是很有讲头的,能看出很多东西,真的假的,虚的实的,一应俱全。老吴的讨清檄文(附录1),及随后康大帝的讨吴谕旨(附录2),相互对照起来看,有意思得很。这里仅说一件。

那就是檄文触及了当年吴三桂与多尔衮订盟等事,三十年后重提,文中述及,脉络清楚,悲愤交加,虽不排除有作秀之嫌,但清廷一再回避之,讨吴谕旨及其他官方文件都不曾提起,就有点蹊跷了。按理说,如是老吴蓄意捏造,不正好有个机会严词鞭挞一下吗?又为何如此做派?想来老吴与清方达成的共讨闯“贼”、明清以黄河为界的盟约应该是确实存在的吧。

再说云南,那可是老吴的大本营,起事后自然兵不血刃轻松搞定。十二月初一,吴三桂从云南北伐,由康熙挑起、老吴发动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规模内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时,康熙还蒙在鼓里呢,一点不知情。也难怪,当时的通讯事业哪有现在这么发达?直到十二月二十一日,吴三桂起义的消息才传来。这下该轮到康大帝震惊愕然了,可又有什么用呢?就像吴三桂得知皇上恩准撤藩时一样,木已成舟,不可挽回了。他惟有找差补缺,将功补过,抓紧把抵御工作放到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精心部署,迎击来犯之敌。

具体说来,军事、政治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政治方面,调整策略,停撤平南王、靖南王两藩,意图孤立吴三桂;无论原来老吴手下,还是有父子兄弟现在云南的官员,概不株连治罪;逮捕三桂驻京为质之子吴应熊,防止内外沟通;多方安抚各重要军镇将领,鼓励他们守御地方,奋勇杀敌;对应老吴的讨清檄文,也搞了个讨吴谕旨,同样义正词严,对人家大张挞伐和声讨。

军事上,立足防御,视中原重镇荆州为最关键的战略要地,派遣满蒙八旗领衔的帝国最精锐也是最铁杆的部队驻防,抵抗吴军正面主力进攻;侧翼川陕也不能忽视,严防吴军经此线威胁京师,再辅以兖州、太原分做南北东西的中继站;笼络广西孙延龄,以牵制吴军北进;安抚福建耿精忠等,防止胁从,跟着吴三桂一块“闹革命”。

综观之,这套战略防御体系仅是正常之举,没有值得特别赞扬的地方,且预防性过重,收缩性过大。等于把长江南岸送给了吴三桂,要不然,帝国精锐越过长江,进驻湖南,与北上吴军针锋相对,压迫威胁性岂不更大?以后吴三桂不见得能迅速占领全楚,这样形势岂不更好?对民众的不利影响岂不更小?恐怕也不会导致后来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群起响应,让清廷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吧。

何况以吴军的进军时间推算,如果部署得当,满蒙八旗驻防湖南北部的军事重镇,是完全来得及的,但结果是不仅没有,就是驻防荆州也未见行动有多么迅速。

由此多少可以看出,康熙和朝臣们大战之初,措手不及已在先,估计不足又在后,虽然做了部署,骨子里还是认为,吴三桂再厉害,毕竟局促一隅,怎能与天下相抗?灭他易如反掌不一定,想来困难也不会很大,哪里料到战争竟会蔓延到大半个帝国,并打了好几年时间,标标准准一场大战。

想想也是,人家吴三桂从决断、准备到正式起兵,很长时间你都不知情,没有任何防范,临时抱佛脚,便能轻松搞定,你也太牛了,战争也太好玩了,老吴也太不经踹了。

可那战争岂是好玩的东西?真刀真枪的,弄不好要国破家亡的,何况老吴又怎是吃素

《大清真的远胜于大明吗》 第1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