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8部分 (第1/4页)

冷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锦言想来想去,也没有办法,说起来还是没有可用之人。

她有些闷闷不乐,转眼便到了六月中旬,传来闽军大败前去增援的军队,js已是囊中之物。

但也传出闽军治军严格,每到一地从不烧杀掳掠,到了js之后,更由王朝明出面,邀请js有名的大儒,开坛讲学,痛斥同德皇帝的各种罪行,以至于江浙一带诸多学子纷纷疾书,让同德皇帝知罪知耻,退位让贤。

罗锦言听到这个消息,连连冷笑。

这些人读书读傻了吗?

她跑去问李青风:“四表哥还在金陵书院吗?”

早在闽军攻下zj时,李毅便带同妻儿回原籍ah避祸,虽说js若是失守,ah也跑不了,但李家在ah终归不像在扬州那么引人注目。何况宁王打着废帝行正义的旗号,自是不能弄出屠城之类的事来。

李青风见罗锦言这个时候还能关心李青越,心里不由感伤,四弟知道他错过了什么吗?

一一一一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三四章 七月七

“金陵书院上个月便休馆了,四弟已经动身回安徽了。”李青风还想说句勿需挂念,话到嘴边又咽下了。

罗锦言点点头:“那就好。”

李青越也不过十七八岁,难免会有激扬之举,和同窗们一起写些不该写的东西。因为王朝明的缘故,宁王之乱牵扯进来很多文人,无论如何,李青越也是自家亲戚,她不想让他因此毁了前程。

这个时候,京城里终于感受到危机,人心惶惶起来。就连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也没有往年的热闹。

每年的七月初七,京城都有女儿会。每年的这个时候,但凡是年满十二岁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家,都会到女儿会上走一走。官宦人家的姑娘在七姐庙,平民百姓则在七姐庙不远的仙姑祠。

到了那一天,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女儿会上拜七姐、投针乞巧、斗巧果。求取功名的学子们则要拜魁星。因此每年的七夕节,便和上元节、中秋节一样热闹。

但今年的气氛远不如往年,直到七月初五,街上才陆续有卖七夕用的七孔针九尾针的。

罗锦言十三岁了,她去年才有资格参加女儿会,可那时她不在京城。

大户人家的小姐,大多十五六岁便要成亲,也只能参加两三次女儿会,因此格外珍惜。

前世时,罗锦言从没有参加过女儿会,今年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又逢这个时候,难免有些意兴澜珊。

早在七夕前几天,她就收到两份请帖,都是邀请她到时一起参加女儿会的,一份是霍亭儿和霍玉儿的,还有一份是罗家长房罗锦屏的。

霍亭儿的亲事定在明年,今年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女儿会,她肯定是很想去的。

罗锦言也早就准备和她们姐妹一起去七姐庙了。

可没想到罗锦屏居然也来邀请她。

自从父女二人回到京城之后,长房那边虽然时有来往,但罗锦屏也只是跟着红大太太来过一次,见到罗锦言时也是带搭不理,态度十分冷淡。

因此看到她的请帖,罗锦言便觉得怪怪的。

罗锦言给罗锦屏回信,说她一早已经答应了别的姐妹,不能陪她一起去了。

可没想到,到了七夕那天,罗锦屏竟由堂弟罗建立陪着,来到杨树胡同,要和罗锦言一起去女儿会。

到了这个时候,罗锦言也明白了。

这也不怪她后知后觉,只因她从没有参加过女儿会,因此才没有多想。

长房虽然也算大户人家,但没有官身,只是平民百姓,罗锦屏只能去仙姑祠,而不能像她和霍氏姐妹那样去七姐庙。

但如果和她一起去,情况就不同了。

罗锦言觉得吧,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被搞得这样复杂,真是没有意思。

李青风和霍英已经在外面等着她了,霍家姐妹也已约好,这个时候她如果不去也不行,没有办法,她只好带着罗锦屏和罗建立一起去。

罗建立是罗锦绣的胞弟,今年十四岁,比罗锦屏只小一个月。罗锦绣今年三月出嫁的,嫁的是和罗家有生意往来的一户武将之家。

罗锦屏还和以前一样,看罗锦言时目光中都是挑衅,显然并非她自愿来的,应是刘氏逼着她过来的。

罗锦言假装没有看到,你既然来了

《最春风全文笔趣阁》 第5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