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2部分 (第1/4页)

西门在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是他们昨天押款车那事。不说了,你带着他们赶紧来吧,嘱咐一下。”说完,张建军也扭头出去了。一班的哥几个谁也没明白这没头没脑的整的是哪一出。

跟着李步兵走出帐篷,大家来到了一个搭着简易台子的空地上。路上,李步兵告诉他们,关于押款车的事情,目前还没有结论。不知道地方上的哪位大爷,电话居然打到了军区政治部。一通感谢和叙述之后,声称要好好感谢一下一班的战士,还说要给他们请功。听得政治部的人云山雾罩的。不过情况还是弄明白了,押款车里的东西是保住了,群众也疏散了,但是一班的几个小子又是刺刀又是机枪的把老百姓也给吓得不轻。询问电话直接打到了抗洪指挥部,可巧,军区政委正好在这里主持工作。好在叶扶苏他们还是主动“坦白”了事情的全过程。杜为国和李步兵也及时跟团领导做了汇报。不然,那可就被动大了。

团里的意见自然是要保住这几个小子了。实际情况在哪里摆着么。但是军区政委却没有表态,只是说他要见见这几个小子,听听他们怎么说。刘爱国大概就是因为没得到领导的准信儿正在起急。

其实现在团长、政委找一班的战士,并不是说这件事,而是一帮子记者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非要采访一下撤离那3700多群众的战士。

看着眼前这帮像是秃鹫见到腐肉一样蜂拥而上的记者,叶扶苏有一种被扔进了狮虎山的感觉。还没等主持人宣布发布会开始,记者们就三三两两采取“小分队作战”的方式,把一班和其他几个参加发布会的兄弟分割包围了。那种果断的穿插和迅速的反应,让带兵多年的军官们汗颜不已。就是眼前的这帮记者,只要稍加训练,绝对是一支出色的攻击部队。

好不容易杀出话筒和相机的包围圈,叶扶苏与一班的哥几个奋力地把还“身陷重围”的战友们一一拉上了主席台。好家伙,早知道还用什么刺刀吓唬老百姓呀,借几十个记者,一个冲锋下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发布会就这么在露天的大堤边上开始了。照例是高层讲话、中层表决心、士兵喊口号。本来还以为这么就可以过关了事,可到了记者提问的时候,原先计划好的步骤全被打乱了。就像商量好了一样,记者们把火力集中对准了主席台上的士兵们。根本没有什么面对媒体经验的战士们一时间手忙脚乱、洋相百出。不是紧张的听错了问题,就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弄得主持人——军区政治部主任赵海东无可奈何的一个劲苦笑。高级军官们倒是不怵头这些记者,可记者们根本对他们没兴趣。

“叶扶苏!过来。”站在军区政委边上的陈东副司令小声把叶扶苏叫到了身边:“给你个任务,带两个人,去回答记者的问题,要注意纪律和政策。”

啊?还有这种任务?!怎么听着跟打仗似的。换一个说法绝对像是一条战斗命令:叶扶苏,带领两个战士,吸引敌人火力,坚守阵地,直到大部队撤退……

从一开始上台,叶扶苏就闪在人群后面,不是用手挠挠脑门,就是低头整理衣服。只要能不引起记者注意,这小子光鞋带就系了两回。被陈东这么一说,叶扶苏当场就是一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一节 洪水(19)

“请问为什么‘诺亚方舟’上的部队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你们用了多久转移了那些群众?”一个身着军装的男记者正好在此时将提问方向转到了大禹村的转移行动。几个听到了陈东命令的士兵立刻回头望着叶扶苏,人人都是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叶扶苏左右看了看一班的弟兄,发觉每个人都在盯着自己,自觉的给底下的记者闪出了视线。马野和田毅的脸上甚至还挂着笑意。

这帮不仗义的家伙,关键时刻没一个跟哥们同赴“沙场”的,还把我给暴露了。诺亚方舟,这是什么鬼名字,缺乏创意:“哦,是这样,如果您说的‘诺亚方舟’是指大禹村高地的话,当时我们的电台摔坏了,无法通知指挥部。我们是从晚上十点开始搭建浮桥的,大概用力6、7个小时吧。”

“6、7个小时?!你们一直在水里泡着。怎么忍过来的?你们知道自己被洪水围困了有什么想法?现在回想起来是什么感想。”

“我们是在已经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才知道自己被洪水围困了。”叶扶苏看了一眼接着提问的一个女记者,回答问题前又是先腹诽了一番:想法?感想?这不是明摆着么,逃命呀。难道闪现毛主席语录或者英雄形象。有那工夫么。

“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群众在等待转移,我们不可能有时间去想。现在

《呼啸的风侯明昊》 第3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