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47部分 (第1/4页)

上网找工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万俟昭微笑:“今年暑假我们也考虑去那里。”

“那时候好,凤凰花正开。”

“漂泊好,还是停泊更好呢?”万俟昭问。

董先生望着窗外的一处天空:“都不行,都无法治好我。”

万俟昭为他倒了杯滇红,杯子是董自备的,一只绿玉斗,自他第一天来咨询就一直寄放在这里。燕彤曾偷偷拍下照片请人估价,说是至少七十万,燕彤幻想着和万俟昭带了这只杯子逃离水杉市。

万俟昭自己用一只钵型的老陶杯子喝茶,她把微烫的杯子握在手心:“为什么选我来治愈你?”这是万俟昭第二次问出这个问题,潜台词是:我都不知道你病在哪里。

董先生又望了一眼窗外的天空:“你可以的,你都治好了你自己。”

“你指哪一方面?”

“你自己知道。”董先生高深莫测地笑,“这种事没人愿意说。”

万俟昭也只有报以一笑,她是真的不知情。

*——*——*——*——*

冯太太独自坐在客厅沙发上,品着剩下的大红袍。

康隆从外面回来,夹裹着一股冷空气,他搓着手:“三九天儿忘记戴手套了!”说着用脚轻轻关上门,脱了黑色皮风衣挂在玄关的更衣架上,发现那上面挂了一件橡色男士驼绒大衣:“董先生过来了?”

一时间无人回答,康隆向客厅里张了张,只见冯太太拈着一只甜白釉小茶盅,笑吟吟地出着神。

康隆不会在大冷天错过这样好的乌龙茶,于是坐到茶桌前,取了只干净茶盅,烫了烫,也斟上了一杯轻尝慢品。

冯太太望着康隆未来及摘下的围巾,是一条佛手青色柿蒂纹男士丝巾,感觉这丝巾更适合董先生,一时间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是无聊,于是用茶海给康隆续上茶,笑道:“这么早就回来了?我托你顺路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康隆饮了口茶:“我看那花店里的花儿种类更多,不比花局子的更好吗?”

冯太太嗐了一声:“你们这些小年轻怎么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儿,就会学着外国人抓一大捧子花,不拘塞进个什么容器里,那酒瓶子,陶罐子,瓷缸子,喷壶,任哪儿都能插一大堆!现在那些花店,动不动就起个洋文名字,也都是那一套。每逢情人节,看到男孩子捧着一大堆玫瑰花,红彤彤打架似的毫无美感可言,塞进女孩子怀里,个头玲珑些的女孩子简直都抱不动!”

康隆也不禁笑了,细想又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便饶有兴致地听下去。

“插花得讲究个美感,那送人的花束更得讲究点儿,不是一味求多求贵,动辄就九十九朵玫瑰,真是好没意思!”冯太太往甜白釉茶壶里续上开水,动作娴熟地倒入茶海,“这春节的案头清供只能去花局子买!”

“我看那花店的百合,桔梗摆在客厅也是很雅致的。”

“那怎么比得了水仙素雅,怎么比得了金橘喜庆!还有就是书斋,三两枝寒梅敬在天青釉的梅瓶里,或者一丛单瓣儿水仙供在青瓷钵盆里,总好得过摆一束百合花吧,那一大扑棱子花儿!”冯太太做了个大大的手势。

康隆禁不住笑起来:“听您讲这些,还真长见识。”

冯太太受到鼓励,继续说下去:“水仙和书斋里纸墨的味道合在一起,那才好闻呢,我小时候爷爷的书斋里就是那个味道!说起供水仙的钵盆,这些年都用青花瓷,花根铺的石子儿讲究些的用雨花石。其实,旧年里,起码民国和清代的官宦人家,都是以松花江底的石子儿为上乘的,还有那钵盆,旧时都是用天青或梅子青的青瓷盆。我看那万俟就是个懂行的,去年她送我的那一盆漳州水仙,就是用的梅子青钵盆。”

“万俟的确是个讲究人。”康隆赞同,他突然觉得自己和万俟昭、冯太太住在同一屋檐下,实在是很幸运的。

冯太太继续道:“说起花局子,还真是有年头了,全水杉市恐怕也就剩下这一家老字号了,老板坚守老规矩,人却也活泛,留住了好多客人……”

“对,老板的确很会做生意。”康隆点头赞同,“而且……您知道么,水杉市最大的花卉市场居然也是这位老板开的。”

“哦?这倒是第一次听说!看来老板是个有远见的。”

“我今天去花局子订花,报上您的名字,店家说是老主顾了,说取花时按老规矩赠一对香橼,暗合了买卖有缘,据说今年是花局子的二百年店庆,届时还会送一对梅瓶留作纪念。”康隆道。

“真是慷慨!”冯太太

《灵之术》 第4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