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0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将军的回答,唐秋离心里的一块儿大石头总算落地了,没白忙活,忙喊道:“杨司令,派几个人去联络!”山道上来了几个人,杨将军认得,是自己警卫连的战士,忙迎上山去,听到几个战士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下唐秋离的情况,将军颇感惊奇,忙下山和唐秋离见面,见见这位在自己战士口中几乎神人一般的唐指挥长。

杨靖宇将军------河南省确山人士,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一九二七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组织了五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1936年7月,任**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

将军的军事指挥才能令狠如豺狼的敌人胆寒且无奈,因而一直妄想诱使他投降“归顺”。伪满1940年4月出版的日文《协和》杂志263期登载的《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一文有这样的记录:杨靖宇“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才干不一般,不是一个寻常人物可比的人”。

将军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击根据地。**曾撰文称赞:“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六届六中全会高度评价他和东北抗日联军,致电赞誉他们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7年12月,经**中央政治局通过,杨靖宇被确定为**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

1940年2月23日下午,因叛徒出卖,遭日伪重兵围困,将军弹尽粮绝,不幸牺牲于蒙江县保安村大东沟,壮烈殉国,时年35岁。

踏着遍地敌人的尸体,唐秋离向将军迎去,内心极为不平静,心中的丰碑,存在于历史的英雄人物,鲜活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为自己能穿越到这个时代感到庆幸,并为能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起并肩作战,抗击外寇而感动自豪,一时间,他竟然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将军身材魁梧,尤其是一双眼睛,闪耀着睿智的光芒,浑身洋溢着一种坚强的斗志。

将军看到唐秋离,明显的一愣,唐秋离自嘲的一笑,自己的年龄总是让别人感到意外,将军也是如此,看来,应该留起胡子,那样显得老成一些,无奈,嘴唇上的胡子就像缺少肥料的庄稼,迟迟不肯茁壮成长,较为苦恼。

将军宽厚的大手,紧紧握着唐秋离,没等两个人详细交谈,在二大队阻击阵地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苏景峰和邵本良的老一团增援部队接上火了,唐秋离只好抱歉的一笑,他必须要带队前去支援,老一团可是足有两千人枪,他怕二大队顶不住。

唐秋离请将军在此等候,他歼灭完老一团之后,再和将军长谈,将军浓眉耸动,“唐指挥长,你带了多少部队?”“不多,一千多人”,将军更是惊异,他也知道老一团的家底儿,那可是邵本良的起家老底子队伍,战斗力颇为强悍,好奇心大起,硬要与唐秋离共同前往,也是有求证的想法,看看这位年轻的指挥长是如何打赢这一仗的。

唐秋离是担心将军的安全,见将军执意如此,也不好过于拒绝,委婉的把自己的担心对将军说了,岂料将军哈哈大笑,“我杨靖宇也是在枪林弹雨之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唐秋离一想,也笑了,真是关心则乱。

部队紧急开往二大队阻击阵地方向,那边的枪声越来越紧。

赶到阻击阵地,二大队正打得热闹,不过也颇有些吃紧,苏景峰亲自操着一挺重机枪,打得又准又刁,大冷的天儿,几乎光着膀子,身边两名弹药手紧忙活,勉强供上苏景峰的射击速度。

也幸亏苏景峰选择的阻击阵地,占有有力地形,老一团的兵力不能全部施展开,再加上血手团组建之初,就要求火力的强大性,几十挺轻重机枪打得地面积雪横飞,组成一股密不透风的火网,遏制了敌人的冲锋势头,要不,形式比这要紧张。

不愧是邵本良起家的队伍,装备精良,士兵都有一股子亡命徒的尽头,战术动作娴熟,枪法颇准,悍不畏死,士兵的单兵素质很是有些底子,一波接一

《重生之征战岁月小说在哪里看》 第60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