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家与小家(2更) (第1/2页)
烟头不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大家与小家
&esp;&esp;看完了这些资料,秦红军心里有数了。
&esp;&esp;沉吟之间向黄贺问道:“你的意思是从我们棉纺厂进购原材料?”
&esp;&esp;这个问题问的很白,人家不进购材料把这么机密的东西给他看干嘛?不过之所以这么问,秦红军也是有他的考虑的。
&esp;&esp;这一块蛋糕不小,就目前而言黄贺还是表现出了他的诚意的,只不过双方既然是合作自然需要双赢。
&esp;&esp;当生产厂家销售滞销,资金链紧张,那么供应商就是强势的一方。
&esp;&esp;而相反的生产厂家销售良好,甚至爆炸,那么人家完全可以寻找其他的供货商,那么如此一来供应商就变得相对弱势。
&esp;&esp;作为一个老牌厂长,秦红军自然知道黄贺既然敢做,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并且就计划而言无论是走广交会还是走边贸出口俄罗斯,或者其他周边国家都能赚大钱。
&esp;&esp;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黄贺肯定是占据了上峰的,而棉纺厂则处于下峰,两者地位根本不相等。
&esp;&esp;但是有人会说毛毯厂这么点儿人根本没法和棉纺厂相比,无论是资金还是企业级别都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棉纺厂愿意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另起炉灶从事纺织行业,把自身做成产销一条龙岂不是更好?
&esp;&esp;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esp;&esp;归根究底来说90年代初无论是工厂还是私人小作坊,对于工人来说还是停留在一师一徒,或者一师几徒的模式下,从而就杜绝了熟练工的产生。
&esp;&esp;至于后世所谓的流水线,分段作业之类的东西,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
&esp;&esp;因此想要开设新的项目,而且还是从无到有的新项目,其中的困难几乎难以想象,这也是为什么黄贺敢把计划拿给秦红军看的原因。
&esp;&esp;“当然!”黄贺指着秦红军放在桌案上的计划书道:“经过资源整合,我相信棉纺厂绝对能焕然一新。相反的同样因为资源整合,棉纺厂的销售也面临着数家棉纺企业的竞争。而对于我们毛毯厂来说固然也存在这些风险,但是我们拿到了广交会的展览资格,也提前对俄罗斯进行了布局。比如他们的喜好,他们的风俗,相信这两方面我们都能收获不菲的订单。
&esp;&esp;而且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毛毯厂生产的是工业成品,而棉纺厂生产的则是半成品。秦厂长你也是广交会的老人了,对于半成品和成品之间的利润空间你应该很清楚才对。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我们会付不起材料钱!”
&esp;&esp;在商言商,无论是秦红军还是黄贺,到了这个时候都早已经将私人情感放到了一边。
&esp;&esp;虽然两人言语间云淡风轻,实际上却早已经战鼓雷雷。
&esp;&esp;秦红军希望在这次合作中成为毛毯厂的供应商,但是又不想被毛毯厂牵着鼻子走,哪怕不能占据上峰也希望占据平等地位。但是正如黄贺所说的那样,他们只是半成品制造商,在整个环节中所扮演的只是一个材料提供者的角色。
&esp;&esp;而能够提供材料的企业并不只有他们一家。
&esp;&esp;当然,棉纺厂也并不是没有优势。他们的优势就在于在当下资本雄厚,而毛毯厂则几乎是个空壳,基于这样的状况才有了这次会谈的基础。
&esp;&esp;“呵呵,材料钱好说,好说!不过你确定除了我们厂之外还有其他厂家原因给你提供这么多的原材料?或者说原因以订金的形式提供?也就是我老秦,本着咱们俩交情的份上才愿意,换做别人你想都别想。就你们毛毯厂目前的状况,除了三瓜俩枣剩下的破机器,还是五十年代的大爷机,天知道还能蹦多久,指不定那天就报废了。
&esp;&esp;要不就这么着,前几天我在xj那边订购了30吨皮棉,除了供应一些老客户之外其他的都优先供应你那边。不过你得和我们厂签订一个长期供销合同。”说完话秦红军眯起了眼睛就等着黄贺表态,顺手掏出了他的红梅烟自顾自的点上了一只,笑道:“你要不要也来一根儿?”
&esp;&esp
《工业时代中国》 第五十九章 大家与小家(2更)(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