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09部分 (第1/4页)

巴乔的中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下被打回原形,魏五的心里不是滋味,翻身的办法也被杨老三给揭破了,自己的心气散了,怕是斗不动了,不若在云南做个富家翁,好像也是不错的抉择。

“今夜不成,今夜咱们得把矿冶书院的架子搭起来,趁工匠们放假的这几天,这矿冶书院要拿出一些对策来。再有一两个月林则徐就快到了,我的时间很紧迫。”

西山矿冶书院才是正事儿,魏芷晴那里,虽说下了药,但杨猛对她的脾性不了解,这个还得靠魏五出力,刚刚那些威胁,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一个苦守了十几年的女夫子,岂是那么容易到手的?

“西山矿冶书院!好小子,你这是要利用林则徐啊!洋务!洋务!没想到林则徐最着紧的事情,竟然成了他最大的软肋。

滇铜复起!你莫不是要用滇铜复起之事,撺掇林则徐引进洋务,然后再推出这西山矿冶书院,等到那个时候,这些人跟着葛仕扬学了西洋的法子,就是云贵川三省的干才啊!

大手笔!不简单!你背后有个高人呐!哪天引来让我见见?”

魏五这么一推算,好嘛!杨老三厉害啊!顺着杨老三做事的脉络一想,前后明显不同,显然自己不是败于杨老三一人之手,可杨老三背后这高人究竟是谁呢?

“高人?一个贪财好色的混蛋而已,做不得什么高人。西山矿冶书院,现在主要的事务就是西山铁厂,改进西山铁厂之后,就是铸造铜炮,这段时间他们应该能拿出一些办法来得。

等林则徐来了云南,书院的重心,就要放在铜课与盐课上,铜铁盐是西南的支柱。以西山铁厂出产的廉价生铁,挤垮云贵川三省的官办铁厂,我要在老爷子的头上,再加一顶帽子,云贵川三省铜铁盐大使。

云南八成铜厂,现在都在老爷子的管辖之中,趁林则徐没来,我要占遍云南的铜厂,然后就是西山矿冶书院出头的时机了。

盐课无论在哪个省都是重要的课税项目,西洋的盐场,不似咱们这边,都是以火煮盐,之前我让葛师傅弄了一些设备,就是不知效果如何,如果盐课也成了事,那事情就好办了。

葛师傅一人不是个事儿,他再说也与咱们有区别,西山矿冶书院的筹划,一是要为葛师傅分忧,二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杨三不会受任何人的要挟。”

西山矿冶书院就是因为这个而建,葛仕扬一个人顶不住,是最大的原因,其他的东西,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要制衡一下葛仕扬。(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言片语辨人才

“嗯!你的主意不错,抛开争权夺利之事西山矿冶书院该建!以铜铁盐三事称霸,这事儿往昔还没人做过呢!但朝廷的课税你怎么办?

我对洋务不熟识,明湖那边难免轻忽洋务,你单辟出个洋务书院,是个不错的好法子,但葛仕扬这人可用吗?

西洋的奇淫技巧,学些枪炮舰船就是了,你把铜铁盐三项也洋化,恐伤国本呐!学了西妖的东西,这些读书人还是读书人吗?这洋务有多大的利处?”

从根本上来说,魏五是不支持洋务的,但身在云南不由己,以前掺和一些洋务之事,魏五那也是被逼无奈,学习洋务的出发点,也多半是为了制衡杨老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鸡鸭犬羊自给自足,才是魏五理想中百姓的生活,这洋务有什么好?当年的广州,林则徐学了半拉,就被洋人毁了,弄得个广州人人逐利,浮躁不堪,这在魏五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他这三问,也是做过考虑的,云贵川三课的税赋可是不少,杨家能轻易的让出去?葛仕扬传教士出身,诋毁儒教之人,可用吗?再就是洋务能带来多大利?

“课税该交还得交,只是这云南的财政不能自给,哪有税赋上缴一说?四川、贵州的铜盐事务,把滇铜的摊子铺的大一点,不问朝廷要钱就不错了,他还想着要税?

至于葛仕扬,他远比你合用,他的家人兄弟子嗣。全在云南。他不可用。云南无人能用!

至于洋务之利,这西山铁厂你看到了吧!单单这几十座高炉,一年就能产大几百万斤生铁,足抵云南一省的出产,你说洋务之利何在?

前次广州之行,听说西洋已经有了铁壳轮船和内河铁壳炮舰,你想想吧!一条内河轮船,一天十二个时辰行驶。风雨无阻,载货数万斤,一日行千里,还有那火车,这些都是你听过的。

我这西山铁厂,如果用火车轮船运输物料,产量会更大、更多,这就是洋务之利,你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学学也是不错,你

《毒清片效果怎么样》 第10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