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种子埋下泥销骨,我来给你松松土 (第1/1页)
间隔中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季初始,万物复苏,播种的季节到了。 稚子牵牛,妇人扶犁。男子北伐不知归期。 明己倒是知道归期。就是不知道谁回不来了。老弱妇孺在田间劳作。王侯公卿在庙堂吹嘘。 在春天里,大家都有希望。百姓希望秋收万颗子。朝臣希望老朱安分点。老朱希望大家懂事点。 想要收获,就必须播种,而且最好多播种,因为你不清楚哪一粒种子会发芽。 明己躺在吊床上,也在思考播种。前些天弄出了简单的留声机。 这东西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大明想要迈过蒸汽时代,直接进入电气时代是不可能的。 没有工业基础支撑。弄出了留声机。想做到唱片机可不容易。电磁电气都没搞明白。总不能上发条吧。发条? “少爷,你想什么呢?吃饭了!” 明己被小青打断了,这些天一直在思考自己是不是把方向弄错了。 汤圆能从一个土电话想到留声机。自己这个抄答案的却没想到。想的是让土电话走向电话。可这个土可不是能随意划掉的。 “小青,假如你做菜的时候。只需要一个按钮就能控制火势大小。你觉得如何才能做到?” “少爷,这怎么可能啊?” “我说的假如,你想想怎么才能做到?或者是这火是什么火?” 明己认真的问道。 “嗯,那一定是按钮下有一个神仙。少爷,神仙住按钮下。小青也不敢按啊” 明己有些无语了,根本没去想啊。不理解的全都归于神。 “少爷,我知道。按钮下有一根棍子。按一下就能戳韩清一下。韩清就去烧火了。对不对?少爷” 虎子信誓旦旦的对着明己说道。 “虎哥,韩清在房间。棍子只能往下按。怎么才能戳韩教授呢?” “少爷,这个虎子知道。厨房放一张弩箭,对着书房的韩清。按一下。弩箭的卡扣就松了。韩清就知道了” 明己吃惊的看着虎子。虎哥真的不憨?还能想到机关? 果然,战争才是科技的推动力。虎哥一个小兵都能把武器运用到生活。你就不能在书房放一面锣嘛? “小青,等少爷去军营的时候。我给你带一张弩回来。” “虎大哥,不用了……” “小青,你还跟我客气?放心吧。这事包我……” 明己看着两人假客气。哎。任重而道远啊。大家想的还是依赖人,解放人力压根就不敢想啊。也不会想。 还是得靠烧开水。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 吃完饭后,明己又躺下了。或许自己的确想的简单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冒出了很多吃螃蟹的人。 自己又不喜欢吃螃蟹,再说这么多螃蟹也吃不下啊。抄答案都给抄迷糊了。 明己把留声机拿了出来,玩了一会儿。 “虎哥,走,咱们去研究院” 两人快马来到学院。明己没有去看烧开水。给了他们方向。让他们自己捣鼓。去了铁器研究院。 “你们把我画的这个做出来。多做一些。” 明己把二八大杠的图纸递给了工匠。有了胶,造个二八大杠应该不成问题。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同时还是摩托车的前身。 明己想到虎子的操作,又去了火药研究院。把火炮铸造工匠也叫了过来。 “大家,听我说。这些是我设计的炮弹。你们研究下。工艺也不复杂” 明己把链弹,开花弹,葡萄弹画了下来给他们研究。日不落就是用这称霸海上的。而且工艺并不复杂。 链弹海战杀器。用铁链连起两个铁球。发射后铁链在飞行中将会被两个铁球拉开,专门用来攻击战船桅杆、风帆和索具,增加击中率。 葡萄弹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用上下两块铁板来固定圆状的弹子,子弹用网一类的粘连在一起,像一大串葡萄。在两百米内具有最大的威力。一把大喷子。 开花弹在明后期已经有了,只是引爆不方便。需要发射前点燃引线。距离把控不好。也比较危险。 不过可以使用木管延时引信。两头中空里面有药埝,药埝的燃烧非常的稳定,说多久烧完就多久烧完。木管上面是有刻度的,刻度就对应了多久后爆炸,也能控制距离了 明己把炮弹木托也告诉了他们。头重脚轻,精准打击。发射火药也能引燃引信,更加安全。 实心弹射程远,大明的炮弹泥模铸造,表面太粗糙,出膛摩擦力大,射程短,精确度也低。鸦片战争清军就吃亏了。明己把英军的蜡模铸造交给了他们。 明己做完这些,又去看了了看自己的发电机进展。进屋就看见灯光了。 虽然大家现在不知道电是什么。但是能做出来就很满意了。只要有,了解就只是时间问题。折腾久了总会知道电磁的原理的。 能发电,电动机就不会远了。在家听曲的日子就有盼头了。镇江百姓的电费也该交了。 明己最终还是没去看烧开水。现在的蒸汽机实用性不大。也不知道小瓦是怎么改良的。当初老师怎么不让我们背一下呢。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在大明当叔父那些年》 第75章 种子埋下泥销骨,我来给你松松土(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