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50章 宁远城的余波 (第1/2页)

泥巴超酷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色如墨,宁远城内的喧嚣渐渐平息,但袁崇焕的心情却难以平静。他站在指挥营的沙盘前,目光紧盯着辽东地图,眉头微蹙。尽管这场战役暂时击退了后金,但他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

陈锐推门而入,拱手道:“袁帅,敌军的残余已经撤出我们的视线,但……有些事情让人不安。”

袁崇焕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说。”

“有几名守城的士兵被发现与敌方余党接触,疑似后金的内应。我们已经将人控制,但还未能从他们口中问出确切情报。”陈锐语气中透着一丝愤怒,“这些叛徒,险些毁了我们的胜利!”

袁崇焕闻言,脸色越发阴沉。他低声说道:“后金绝不会轻易放弃辽东。他们现在退兵,显然是打算转用其他手段。既然皇太极改变了策略,我们也必须调整部署。”

深夜,御书房内烛光摇曳,崇祯独自坐在案前,摊开的密报映着金黄色的光,玄卫最新送来的情报详细列出了后金军队的撤退轨迹和渗透线索。崇祯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字,神情逐渐变得冷峻。

密报中提到,皇太极虽然撤退了主力,却留下了一批训练有素的间谍潜入辽东。这些间谍不仅试图刺探明军火器的具体部署,还计划破坏火器作坊和粮草运输线。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可能已经在宁远城内部安插了暗线。

崇祯合上密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思考下一步的对策。他低声自语:“皇太极这一手,看来是要在战场之外找到突破口。宁远虽胜,但胜得不轻松,若让这些间谍的计划得逞,我们的防线会崩得更快。”

崇祯招来王安,两人面对面而坐,气氛凝重。王安将一份补充情报递给崇祯,语气低沉:

“陛下,根据属下的调查,这批细作的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宁远。他们试图通过明军中的内应,获得火器制造的核心机密,甚至企图破坏运输线以拖垮前线的补给。”

崇祯闻言,眉头紧锁。他沉思片刻,问道:“内应的身份确定了吗?可有关键线索?”

王安点头:“目前已经锁定了几个嫌疑人,他们大多是被后金胁迫或者收买的边境平民。至于更深层次的暗线,还需时间挖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中至少有一部分潜伏在军中。”

“潜伏在军中?”崇祯眼神一冷,语气中透出一丝杀意,“朕才刚整肃京营,宁远竟又有人胆敢背叛国家,甘为敌军走狗?”

王安低头说道:“陛下,这正是后金的险恶用心。他们知道明军正处于改革过渡期,内部还未完全稳定,因此选择在此时大肆渗透,试图以内部瓦解取代外部攻城。”

崇祯冷哼一声:“皇太极果然是个深谙权谋的对手,但他的如意算盘不会得逞。王安,朕要你率领玄卫全力清剿这些暗线,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王安离开后,崇祯重新摊开辽东地图,手中拿着一支炭笔,在关键的节点上做出标记。他一边分析密报中的情报,一边低声自语:

“后金间谍的目标分明是我们的核心命脉:火器、粮草和军心。只要这三点中有一处被破坏,宁远的防线就会动摇。而这些节点,便是我们的关键!”

他迅速列出三项命令:

加强火器作坊的防守:派遣精锐士兵驻守火器制造地,并布置暗哨,防止任何可疑人员接近。

巩固运输线:在粮草运输的关键路段设立临时哨卡,每队车队需随行至少一队火铳手,确保运输安全。

排查军中内应:命玄卫潜入宁远城内,对所有与后金有接触记录的人员进行秘密审查,并实施必要的清剿。

翌日早朝,崇祯在众臣面前提到了辽东的渗透问题。他没有直接点出“内奸”一词,但话语中的警告意味却十分明显。

“辽东虽胜,但局势未定。皇太极虽退,但未亡其志。后金的战术已经从明面转入暗处,试图以阴谋破坏我军的根基。朕在此提醒诸位,无论是朝堂还是边疆,若有任何人试图勾结外敌,便是与天下为敌!”

他说这番话时,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大臣。保守派的几名官员面露不安,但没人敢与他对视。

户部侍郎试探性地说道:“陛下,辽东战事耗费巨大,是否可以考虑与后金暂时停战,以减轻边疆的压力?”

崇祯冷冷看向他说道:“减轻压力的方法不是停战,而是彻底击退敌军。若后金铁骑踏破辽东,届时的压力,你承担得起吗?”

此话一出,户部侍郎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

《带着现代科技拯救大明》 第150章 宁远城的余波(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