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部分 (第1/4页)

僻处自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齐鲁文化的古与今

“齐、鲁”二字最早起源于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那就是齐国和鲁国。据史料记载:武王灭商、建周后,东部沿海地区的殷人和东夷人不服西周的统治,屡屡发动*。武王为了巩固新生的国家,派周公旦率兵东征平定了叛乱。随后,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一地区,将姜太公和周公旦封于今山东东北部和东南部,分别建立了齐国和鲁国。

当时,齐国居泰山之阴,定都营丘;鲁国居泰山之阳,定都曲阜。两国的属地各百里,虽然思想文化各不相同,但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重要阵地。至春秋战国时期,两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基本上控制了今天的山东地区。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得到加强,齐、鲁两国由此逐步“亲密”起来,并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到了战国后期,“齐鲁”两国由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融合,逐步走向意识形态上的趋同,最终成为含有统一文化特点的地域概念。

但是,当时的“齐鲁”与“山东”还没有完全划上等号,因为“山东”两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地域范围是不同的。有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山东”二字的地域范围自春秋起逐步缩小,并呈东移趋势。例如:春秋时期,人们将太行山以东称为“山东”;战国时期,当时的西方大国——秦国占据关中(又叫关中平原,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的渭河冲积平原),将崤山和华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可见,当时的山东并不特指齐国与鲁国。

到了汉代,由于国家的空前统一,人们开始根据地域特点对不同地区进行划分,将齐鲁之地称作山东,自此山东才开始与齐鲁划上等号。唐和北宋年间,山东这一词汇的外延再次得到扩大,成为包括现在山东地区在内的、太行山以东所有地区的代名词。当时,宋朝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路”代表现在的省),现在的山东分属于京东西路与京东东路。宋朝灭亡后,元朝统治者虽继续沿用宋朝的“路”制,但已有了些许变化,将原来的京东路改称山东。有关学者考证:就此开始,“山东”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到了清代,齐鲁之地被正式称为山东省,且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山东地区主要是指中国东部沿海与黄河下游等地,总面积为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分为半岛(山东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在渤海与黄海之中,与辽东半岛遥相呼应;内陆分别与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四省相接壤。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的“沂源人”时期。在西周到春秋战国的长达六七百年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是沿着各自道路发展的:齐文化以东夷文化为主、周文化为辅。经济上,以农业为主,提倡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表现出强烈的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鲁文化则以周文化为主、东夷文化为辅。经济上,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政治上,强调宗法制度;文化上,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是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

由于地域上的接近,齐文化和鲁文化在各自发展的道路上免不了要相互碰撞,以致逐渐融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中国历史进入诸侯兼并时代,鲁国由于在疆域和实力上无法与齐国抗衡,国土不断被齐国兼并,从而黄河下游地区得到了政治上的局部统一,齐、鲁文化开始融合,并逐步走上一体化道路。春秋时期,齐鲁文化的核心——儒学产生于鲁国,由孔子开创,孟子、荀子等继往开来,并向齐、卫、燕、赵、魏等国进行程度不同的辐射式传播。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为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和齐鲁文化交融的重要阵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思想纷纷登上历史文化的舞台,全面呈现出兼容并包的特色和百家争鸣的盛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齐、鲁文化进一步融合,同时兼收并蓄地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

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完备自我调节更新功能的混合型文化,并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慢慢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种地域文化竟然能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主流,并至今产生着重大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一个让人费解的谜。为此,我们不得不打开这本书,在文字的指引下穿过历史的迷雾,对齐鲁大地的历史、风

《齐鲁文化童谣》 第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