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44部分 (第1/4页)

西门在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封信是由肖家派人送去的,八百里加急,怕那边先订了亲赶不及,只要信一送到就不怕崔承望再看上胡家女,京城说亲又是清江郡主插了手的,还能不好?或者说,这事儿根本就由不得他不乐意。

等信一上路,肖阳就派了细作、私兵去婉如从曹大娘那儿问出的庄子地址盯梢,日夜看守。

那嫁妆里哪还拿得出前朝字画来?据婉如所知,好些名人作品都已经在崔文远拜师时被张氏拿去送了人!

除此之外,还不知道其中缺了些什么,反正,被挪用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而且还是在崔承望不知情时偷偷下了手,想也知道,婉如她父亲他再怎么贪财却还是要脸面的,世家子弟只有极端落魄时才会打妻子嫁妆的主意,崔家嫡出的郎主还不至于沦落到此等地步。

相对的,这张氏却来自小门小户,家境并不宽裕早年也不太讲究,不然也不会去做前面有嫡出子女的继室,她祖父只是个六七品的小吏,父亲则一门心思苦读、专营,年逾五十了才当上高官。

因此,张氏一开始给自己塑造的形象是“慈母”是“贤妻”,对待崔文康和婉如也是娇养、宠溺、撺掇为主而非明目张胆的克扣,动用郑莹的嫁妆只能是背地而为。

张氏只因丈夫左迁、自己父亲当上侍郎并且尚书之位有望了,崔相却逐渐年迈眼看着即将告老还乡,在这此消彼长的形势下她才逐渐癫狂起来。

哪知,张氏还没来得及卖了继子,对方的反击便到了——由崔相做主清点、平分嫁妆,分什么啊?分空箱子么?!

自己父亲打点上峰用了郑莹嫁妆里的一箱古玩,儿子用了一箱名人书画,女儿用了嫁妆里的一箱珠宝,连崔萍那儿都给讹了一套首饰去足足三箱,不是三件,怎么可能查不出来?

张氏看到婆母书信的当天就急得嘴角上长了好大一个恶疮,痛或者说气得连粥都喝不下去,直接装晕了躲避婆母派来管事的询问,还没解决这一茬,第二日胡家小娘子却又跑来探病了。

胡家已经和张氏有了默契,就等崔刺史松口后由男方提亲,开始行“六礼”嫁女儿,甚至,他们已经在相熟的人家放出了风声去,说自己攀上了崔相家二房的嫡出长子,这会儿却听说事情有变哪能不着急?

既然崔刺史娘子已经收了厚礼,那事情办不成也只能找着她要说法呗,商贾人家多精明,不可能平白无故做亏本的买卖,商议亲事时他们就得了张氏的字据——这会儿她便成了夹心饼,两面受压迫。

张氏即便是装病也将这事儿拖不了两三天,左右思量后,她一面和胡家敷衍,发誓赌咒说事情一定能成,一面决定在使人送回嫁妆单子和钥匙的同时行脱身之法。

嗯,可以派心腹在半路截杀送信之人。装作强盗抢去行囊,让单子和钥匙都给遗失了,反正,库房门和箱子用斧头也能劈开,没单子谁还知道自己挪用了多少?

或者,派人去存嫁妆的庄子捣乱,让库房失窃或失火,被偷了、烧了、毁了一了百了!

嗯,这主意不错,张氏暗暗心想:说不准婉如那贱蹄子有没有从平乐郡王那儿搞到备份的嫁妆单子,还是直接从库房下手较好,顺带再搬些走!

在张氏琢磨着鬼主意甚至派了人雇佣“游侠”下手时,肖阳端坐书桌前看着一张蜡丸中的小字条。

而后,他慢悠悠点了烛火将字条烧毁,同时冲那坐在一旁抚琴的婉如笑道:“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有时候,我们放弃一段爱情并不是因为没了感情,而是突然意识到,对方的智商在未来一定会拖累死自己。”

“嗯?”婉如抬起头,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何为‘智商’?怎么突然想到这句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沉香又名迦南香,可以焚香用也可以做成工艺品,反正,是好东西,唐诗为证。

《太平时》 陆游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喑喑。

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所谓“头面”,是以簪、钗、坠等首饰进行插戴头部的整套头饰,广义的俗称是包括手镯在内的一整套首饰。自宋代开始成为贵族妇女发髻的主要装饰也有了明确的形制称呼,到了明代式样又进一步翻新。其中,“挑心”主要 装饰于发髻中央;“顶簪”直插入发髻顶部,起到支持和固定发髻的作用;“分心”多插于发髻背面中部,与挑心相对;“掩鬓”为鬓角上的发簪一般为两件,分 别插于发髻下部两侧;“钗簪”

《重生之将门娇妻1-20》 第4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