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航空学院破土动工 (第1/2页)
北有航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许大茂骑着自行车,从南锣古巷95号到清华校园中的钢铁学院,开始两点一线的生活。
1953年5月31日,何雨柱拿着介绍信到柏彦庄的航空学院报到。
此时此刻,尚未有一所大学的雏形。
航空学院的基建保卫处还仅仅是一个简易的小棚子。
棚子门口挂着个牌子,上面写着黑色的大字“航空学院基建保卫处”
“同志,你找谁?”
看着走来的何雨柱,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问道。
他是基建保卫处的处长赵大昌。
“我是退伍军人何雨柱,这是我的介绍信。按上级安排,到航空学院报到!”
何雨柱递过去自己的介绍信。
“哦!你也是军人出身啊。我也是。我是基建保卫处的负责人,我叫赵大昌。欢迎何雨柱同志的到来。”
赵大昌接过介绍信,看了一眼,亲切的说道。
“老班长好!今后,就是你手下的‘兵’,听老班长调遣。我们四合院都叫我傻柱。你我会好好做事,争取为航空学院的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军人是一家,两人曾经都是军人,何雨柱感到格外亲切。
赵大昌将介绍信收起来之后,对何雨柱说,“今后,我们就是同事了,我们一起加油干!明天就要正式动工了,你随我四处看一看。”
何雨柱跟随在后面说,“是!这工程挺大啊!不知道几个月能建好?”
“傻柱,几个月怎么能行?边建设边使用。今年大学生们就要搬到这里。计划的是几年时间建成。这可是我们国家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倾注了我们各级政府的巨大心血。”
赵大昌用手指着眼前的这一片洼地说道。
......
1953年6月1日,许大茂和何雨柱一早骑着自行车,直奔柏彦庄。
这时的柏彦庄可谓是有些荒芜,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
在何雨柱加入建设队伍之后,许大茂远远地望着这一片区域。
建筑工地门口张贴着标语——“为完成一九五三年建校任务而奋斗”。
建筑工人带着铁锹、瓦刀、撬杠等各种工具陆陆续续抵达。
随着领导、建筑工人和在校生到齐之后,举行庄严的奠基典礼。
尽管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已经成立。
由于没有自己的校舍,航空学院的师生们不得不分散于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等地学习和生活。
彩旗飘飘,人山人海,同学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终于,即将有自己的校园了。
航空学院的师生们十分激动。
在校领导的讲话声中,在施工单位的宣誓声中,在建筑工人的呐喊声中,师生们看到了希望。
他们相信航空学院的未来必定很美好。
奠基典礼圆满结束后,来自建筑工程局第五公司和第六公司以及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二工程处的近5000名建筑工人,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
随着卡车轰鸣的声音,石头、白灰和石粉等建筑材料被源源不断地运到工地上。
建筑工人们忙碌地搬砖、抬水泥和卸下石粉等建筑材料。
他们的汗水滴落在土地上,见证着这片土地正在逐渐焕发生机。
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一些建筑工人拿起铁锹和锄头等工具,迅速展开了土地平整工作。
他们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工具,将洼地填平,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填的填!
该挖的挖!
埋下石头!
打下地基!
由于没有像样的道路,一些建筑工人忙着将砖搬到施工现场,以便高效地开展后续的砌墙工作。
一些建筑工人肩扛水泥,迈着沉重的脚步,为了教学楼的建设,他们不畏困难。
随着脚手架的搭建,建筑工人们继续砌墙。
他们熟练地拿着瓦刀,将砖块抹上水泥,砌在一起。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号教学楼墙壁的轮廓正在形成。
工人们不顾天气炎热,脖子上挂着毛巾,光着肩膀,挥汗如雨,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工作中。
他们用双手和辛勤的汗水,为这片区域带来了希望。
何雨柱与赵大昌等基建保
《四合院特种兵》 第65章 航空学院破土动工(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