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95章 九大将军 (第1/2页)

情非我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九十五章:九大将军

当朱慈烺在最后一个军帐里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接到了牛头将军带来的消息。

“皇子殿下大将军派遣使者来过,让您明日中午去中军大帐参加军议。”

什么军议?朱慈烺听了有些疑惑。

后面孙传庭解释了他才明白,所谓军议就是大明的军事会议。

这刚回来就让自己去开军事会?

这不是开玩笑的吗?自己对大明可是一点都不懂啊!

朱慈烺对牛头将军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这个事情。

朱慈烺心想:反正开军事会就开军事会,就是现在不知道他们能谈些什么东西,我再一次正好去见识一下。

此时对于第二天的事情,朱慈烺居然有些期待起来,说不定他那大将军可能还会出现,毕竟自己也好去见一见他。

当朱慈烺吃过晚饭后,又把孙传庭召过来进行了一番问询。

其内容有关于明军各部大致情况的,有明军内部各个山头的,还有就是他大将军卢升象的个人情况的。

但总体来说由于孙传庭本身地位的限制,朱慈烺对于许多事情还是很模糊。

但朱慈烺也很满足了,毕竟之前他可是对大明一无所知的,现在也有总比没有好。

就他了解到此次明国攻顺,调集了国内三分之一的主力部队,整整十五万大军出征。

由此便可以推算出明国带甲之士至少就得四十五万兵马。

当朱慈烺问为什么不多带些人马时,却被告知明国还要防备东面的高句丽和北面的蒙古后金等国家。

而这也让朱慈烺明白了明国的周边的大致环境,其北面是蒙古国和后金,东西是顺和高句丽等两国。

可就夹在这么多势力之间明国不但没有夹缝里求生存的窘迫,这时候居然还敢主动出击,朱慈烺也不得不暗叹明国国力强大。

实际上明国此次出兵到底是多少兵马,孙传庭也不是很清楚,因为他这个低阶军官也不可能清楚这个军国大事的。

而在整个明军中,这山头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唯有一点是不变的帝王是所有兵卒们心中的神。

任何人不管坐到何等高位,这都不会对皇帝本人产生一丝威胁,因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之位。

所以说明军里成祖皇帝本人就是一个,也是里面最大的一个山头。

不过这九大将军在这里要介绍一下。

一、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

二、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汉族,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

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

三、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明广东东莞人。有胆略,好谈兵。万历进士,天启二年(1622)单骑出关,考察关外形势,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并筑宁远城(今辽宁兴城),以御清兵着绩。因获宁远大捷,清太祖努尔哈赤受伤死,官至辽东巡抚。次年获宁锦大捷,清太宗皇太极又大败而去,崇祯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袁崇焕闻警星夜入援京师。

四、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明末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京城的保卫者,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孙承宗是明朝抗击后金军的有生力量,到了辽东战场之后,他大力整顿关门防务,够足宁远城,栽培提拔了包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在内的一大批守辽名将,和袁崇焕共同构筑了一条坚不可摧的抗金防线——关-宁-锦防线,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清朝称霸

《明末战争》 第95章 九大将军(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