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3页)
精灵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把环境保护切实摆到与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从体制、机制、能力上给予保障,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先一后的状况,使两者做到同步发展。
推进历史性转变,要全方位控制污染。目前,我国环境政策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投资领域。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将环境保护由生产领域向流通、分配、消费领域延伸,由投资领域向外贸领域拓展。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鼓励节能降耗,防范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生产体系。要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流通方式,积极治理铁路、水运等运输污染,保障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储存安全,限制高污染产品贸易,强化资源再生回收利用,建立清洁、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绿色采购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推进垃圾分类和消费品回收,建立绿色、节约的消费体系。
。。
转折点上的历史性抉择(7)
推进历史性转变,要严格环境准入和污染淘汰。对于新建项目,通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既可以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建设项目挡在“门外”,又能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国务院《 决定 》明确提出,要努力使环境标准与环保目标相衔接,就表达了提高环境“门槛”的决心。要优化环境标准、调整产业政策,提高环境准入的“门槛”。要降低污染企业退出“门槛”,将严重危害群众利益、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治理价值小的违法建设项目淘汰“出局”。
推进历史性转变,要实行分区管理。生产力布局要充分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人口状况。在经济发达、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不足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对发展潜力大、环境容量较为充裕、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在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限制开发,选择对环境危害小、有利于生态功能恢复的开发方式;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
推进历史性转变,要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排放严重,既有资源价格不合理的因素,也有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的原因。针对排污费征收标准偏低的情况,要逐步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不到位的问题,要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收费标准要达到保本微利的水平,凡收费不到位的地方,当地财政要对运营成本给予补助;针对矿山生态恢复问题,要建立矿区环境和生态恢复的新机制,督促矿山企业承担资源开采的环境成本;针对环境无价的状况,要在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改变目前企业随意排污、不计成本的状况。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企业污染治理的责任落到实处,使企业生产成本完整地反映环境成本,使企业形成保护环境的内在压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转折点上的历史性抉择(8)
前进的航标
站在环境保护发展的战略高度,历史性转变是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根本性调整,是环境保护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环保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推动这一转变,必须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坚持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加强环境保护、坚持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驾驭环境保护、坚持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制度等“五大”建设,弘扬中国环保精神,唯有站在更高远的角度看待和处理环境问题,确立新时期环境保护的长远战略,树立环保工作前进的航标,环保事业才会得到蓬勃的发展。
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问题复杂体”,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甚至关系伦理道德。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治理环境污染,必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进入新世纪,环境保护开始与经济、社会、文化高度融合,循环经济的理念付诸实践,循环型社会的构架初现端倪。20世纪80年代,上海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构
《机遇与挑战分析方法》 第15部分(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