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4页 (第1/2页)

芥末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时候他父母还没离婚,不过快了。他把脑袋埋在膝盖里,整个人扭曲成更加奇怪的形状。他去过这次体检吗?似乎去过,又似乎没有。穿来呀穿去啊,他记不清了。他趿拉上凉鞋,动作迟缓地下楼。父亲转头跟他说了两句话,关于学习还是什么的,他只当没听到。反正从他的叛逆期开始,两个人关系就一直不好。父亲很快放弃了聊天的企图,心事重重地开着车。他盯着手机,试图从黑屏的倒影上找出来什么。什么都没有。这是一次简易的体检,虽然采血的步骤跟平常不一样,但也很快结束了。父亲似乎还有别的项目,仍抱着检查单呆然坐在长椅上,没有离开的意思。他撩起眼皮打量了一眼,想,这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吧。在某个轮回里他也体会过。他没注意他把这句话说出口了,不过父亲还是没理他。好吧,看来他们就是关系不好,不是单向的。他没打招呼,自行打车回了家。之后的几天他都在补习。如果他轮回时更理智一些,也许会选择去18岁之后,免得再经历一次高三和高考。他不知道那是否可行,轮回有诸多限制,而且不怎么精准。似乎他只能往前、再往前、一往无前。周西桥,一往无前。听起来像跑鞋广告。他想象着自己沿着交叉的铁轨飞奔,仿佛当真回到17岁,对什么都看不惯,唯有一腔热血,天真烂漫。“啪”。他比了个枪的手势,那飞奔的小人便倒下了。他忍不住笑起来。“周西桥!”教鞭抵着他举枪的手腕,压回桌面,“做你的练习卷!”他早出晚归,偶尔待在家过周日。家里的气氛有点儿压抑,最近父亲竟常常在家,且似乎在与母亲冷战。冷战和吵架都不新鲜,他们从来不是感情融洽的模范父母,没离婚大概都是怕面子不好看——或者是因为懒,凑合。他结过婚,他懂得,也不想苛责。随他们去吧,他叼着铅笔头,心不在焉地想着,没多久就该离婚了,他会跟着母亲的。他知道事情的发展。然而事情的发展跟他想象得不太一样,得怪那场夏日的暴雨。他的记忆里没有那样一场雨。补习班因暴雨提前下课,他一路淋着雨飞奔回家,裤脚溅着整条街的泥。他推开门,还没来得及踩掉鞋跟,便听到了客厅里的一声尖叫。母亲的尖叫。他头皮发麻,一瞬间脑袋里只有某次轮回里空空荡荡的病床和冰冷阴暗的班房。那尖叫如同无形的手,蹂躏着他的神经。他必须做点什么。他的双眼下意识地搜寻着武器。茶几上有只玻璃花瓶。没有花,这个家里一直都没有那样精致的氛围。他操起那只花瓶,狠命地砸在那个施暴者头上。一下,再一下。他们说一下是正当防卫,再一下是防卫过当, 周西桥,13岁。周西桥,13岁。初中一年级,他半是随机半是刻意地选择了这个时间。刻意的部分是因为这一年他有一个选择,关于寄宿。13岁时他才那么一点高,他自己都不习惯。他到了宿舍,放下书包,慢慢展开自己的铺盖,就像展开一段从未接触过的未来画卷。然后他纵身投入那画卷的怀抱。他开始认真读书。认真读书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起初他有些急功近利,试图迅速从那海洋里拣出解释一切的那根针,可怜进度总是不尽如人意。然后他渐渐学会享受学习本身。他是知识的容器,思想的芦苇。他像十万吨级货轮般吞吐着信息,脑海里装着须鲸的滤网。他变得不苟言笑,因为他开始了解社交的机制与技巧,还有最原始的目的性。有些人越了解越如鱼得水,有些人则相反。他属于相反那类。他不想考虑概念对象的实际效果。没有效果。拒绝经验,拒绝实用主义。他能毁灭世界再躲回过去,他的存在遍布整个世界,这可不是实用主义帮得上忙的。神学、哲学、数学,和除去行为学之外的社会学,也许还有一丁点儿理论物理学。都混搅在一起,就能得到一份无用之美的配方。他的思考漫无边际。数学领先这世界五个世纪,物理领先一个半,神学、哲学和社会学,难以估量。至于他的超能力领先多少?算不出来。人类的大脑呻吟着,不堪文明的重负。周西桥啊周西桥,你为什么是周西桥呢?他的思考从中二延续到高二。学校生活给了他最大的自由,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与思考:课上、课下、深夜后的虚无感中。他的思考让他确信世界运作的方式:他,即万物。有时候他会猜想,如果他能回到受精卵之前,会不会转换性别成为一位女性。那会补足他的缺憾——他尚未成为自己的母亲和前女友。或许那也是一种新的生活,他平和地想,那些冰冷的芒刺如此微小,比之浩瀚文明。他学了一些高等代数,又转向量子场论。路径积分,重整化,还有费曼图。他从费曼图了解到约翰·惠勒的单电子宇宙假说,那通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电话。有人絮絮叨叨地说着,说电子作为基本粒子的同一性,说能量和方向

《杭州龙湖船票》 第4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