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推行科举制 (第1/1页)
空心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安宫,养心殿侧厅雅室内。 刘禅与诸葛分主宾落座,二人品茗相谈甚是亲昵。 诸葛亮所言之话极为真诚,倒是让刘禅有些不好意思了。 于是他只好慢慢放下茶杯,缓缓点头赸笑着开口道。 “是了,是了,是朕过于见外了。” “如此,那朕便直言相说好了!” “朕想重新起用廖立,命其为太学祭酒,不知相父意下如何?” 刘禅为何单独向诸葛亮询问此事? 这是因为廖立的身份颇为特殊且尴尬。 廖立字公渊,为武陵临沅人,是在刘备领荆州牧时加入的,当时被刘备任命为长沙太守。 关羽大意丢荆州,吕蒙夺取荆南三郡时,廖立竟不战而逃,行为非常卑劣。 但刘备宅心仁厚并未责备廖立,还将其任命为巴郡太守。 在之前,诸葛亮经常拿他与庞统并论,称为楚之良才,兴世业者。 但刘备称王之后,廖立逐渐变得品性轻浮起来。 他认为自己才干只略逊于输给诸葛亮,并不将其他人放在眼中。 而且自认为地位屈居李严之下很是委屈,于是常有抱怨。 后来先帝驾崩,托孤于诸葛、李严,并没提及廖立任何事情。 故此,廖立心中多生怨气,再加上他平时嘴碎,经常评论先帝不是,最终被蒋琬举报。 于是,诸葛亮将廖立降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综上诸因,刘禅觉得想要起用廖立,且需要征得诸葛孔明的同意。 诸葛亮听完刘禅言语后,眉头便轻轻拥蹙在了一起。 如果单论才学的话,廖立这人还是可圈可点的。 只是其品行欠缺,言行不能服人。 但现在朝廷人才匮乏也是事实。 如果能将其变废为宝的话,也算不愧先帝对其知遇之恩。 想到这里,诸葛亮缓缓点头回道。 “廖公渊才学不输凤雏,于太学任教,可堪一用。” “只是祭酒一职,唯恐不能胜任,可降为一学博士留之。” 刘禅听到这话当即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倒不在乎廖立能不能做官,他在意的是这个人究竟能不能用。 诸葛亮可以摒弃前嫌、任贤用能,确实有些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涵养。 想到这里,刘禅面露喜悦之色回道。 “极好,极好,那便依照相父所言!” “只是太学祭酒一职尚无担任之选,还望相父劳心举荐一人。” 刘禅这话说得极为诚恳,诸葛亮听后立刻细细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诸葛亮面露微笑看向刘禅回道。 “谏议大夫杜琼,自幼时跟随名士任安学习,堪称学识渊博、学富五车,只奈何其秉性沉默少言,不善与于人交流。不知可顺意陛下心意否?” 刘禅闻言连忙直呼甚好,而后命黄皓下令任命杜琼为太学祭酒。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举荐了,先帝东征孙权时,因竭力谏阻,而被囚下狱的广汉名士秦宓;弱冠即善写文章,现任朝廷征秘书吏的郤正,以及天资聪颖、才器过人的马谡等人为太学博士。 诸葛之言,刘禅自然是尽数全应。 于是,次日刘禅便当朝宣布,任命刘琰兼任太常,为中央官学最高负责人,任命杜琼为太学祭酒,封廖立、秦宓、马谡等二十余有识之士为博士。 这些命令下达之后,刘禅再起提案讨论科举制。 这一次的效果显然与上一次截然不同。 首先,太保兼太常刘琰就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随后,诸葛亮、蒋琬、董允等人也跟着附和。 其他文臣也大都表示支持,仅有极个别犟种还在叫嚣。 当然,今天他们叫嚣得有多张狂,日后他们的生活就有多憋闷。 为何? 因为各种官学都在卡他们家的名额! 科举制提案通过后,刘禅亲自参与了礼部相关法案的制定。 太常刘琰、礼部尚书尹默成了养心殿的常客,廖立、秦宓等人也是常被叫来谈话。 只是诸葛亮极力推荐的马谡,好像并不得刘禅的欢心,只是被召见过一次后便没了后文。 这原因倒也好猜测,他大意失去街亭,被诸葛含泪斩杀的典故并不是啥光彩事情。 所以,后世来的李世民对其并无太多好感,所以准备只安排他做些教学之事即可。 至于让他上战场带兵打仗什么的…… 呵呵,想都不敢想! 科举制度以檄文形式在益、荆二州,广发于各郡、县、镇、乡城门之处,让无数文人大呼震惊! 这让没有士族背景的普通人,以及落寞的寒门子弟看到了一丝曙光! 只要好好读书,拥有真才实学,便可以通过科举逆天改命! 不仅如此,那些向往入仕年轻人,还可以通过申报各级官学获得专业的教育、培训,毕业后可获得学院保举为官从政。 两个入仕通道的打开,让天下苦寒文人都看到希望。 于是,在短时间内天下各州读书人,开始积极涌入益州、荆二州。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中的夷陵之战》 第33章 推行科举制(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