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尘小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旁的鲁肃急得直抓脸,心中这个埋怨,孔明啊孔明,反复叮嘱你,千万别说这么多,你也答应的好好的,是不是刚才被一群儒士气昏了头,来到这里到底还是说错了话。
孙权的脸顿时沉了下来,站起身来背着手走了几步,又问:“曹操可有意吞江东之意?”
280 面北称臣
这不是明知故问嘛,否则两人来他这里干嘛来了,就是为了坐冷板凳?孙权这是试探,还是脑子真正出了问题?
王宝玉忽然想到,还存在一个可能,那就是孙权后来发现曹操的那封信是假的,又或者曹操另派人又送来其他的信,要跟孙权修好。
如果是这样,那麻烦可就大了,孙权会不会翻脸将自己和诸葛亮杀了,然后出兵去打刘备,想到这些,王宝玉不禁后背升起一股寒气。
事实上,王宝玉还真猜对了一半,曹操真又派人送来了一封信,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很客气的邀请孙权,有日能泛舟江上,共赏长江落日美景。
这封信孙权跟谁也没说,他原本是发誓要跟曹操决战一场的,现在却犹豫了,如果能够自保,谁有愿意跟百万大军刀兵相见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江东谋士们的议论并不能左右孙权,只是能给孙权一个不战的理由而已。
“能与曹操争天下者,唯有我主刘豫州与将军耳!”诸葛亮没直接回答,却用话点拨道。
“不知豫州兵力几何?怎跟曹操争夺天下?”孙权问道。
“两军对决,不在兵力多寡,而在智谋,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占据天时,将军占据地利,我主占据人和。”诸葛亮不卑不亢的说道。
天时地利人和,说到底还是人和最重要,孙权有些不高兴了,啥意思啊,就你那大耳朵穷得叮当响的刘备行,我们都是废物?
你们要是行,还被曹操撵的无家可归,老子是有修养的人,这些难听话不愿意当面说出来罢了!孙权心里鄙夷了一番,又冷着脸问道:“既然我与刘豫州皆是曹操之大患,敢问刘豫州作何打算?”
“自是与那曹操决战到底。”诸葛亮毫不迟疑的说道。
“孤又该如何?”孙权很奇怪的问了一句。
“面北称臣!”诸葛亮嘲讽的说道,虽然是同龄人,他实在不喜欢孙权的这幅做派,虚荣自负,玩弄权术。
诸葛亮这四个字一出口,孙权顿时勃然变色,探身就从案台下取出了一柄长剑,几步上前,唰的一下就抵在了诸葛亮的肩膀上,怒道:“孔明安敢当面辱我,想我父兄创下江东基业,何其不易,怎可拱手让与他人?”
出现这幅场景,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鲁肃惊得面色大变,王宝玉也吓得一哆嗦,刚刚还说什么同龄人,可以畅所欲言,一句话就翻脸了。
这时,鲁肃连忙上前拉住孙权袖子道:“主公息怒,孔明使者也!”
两军对战,不斩来使,这是当时的规矩,孔明贵为谈判特使,享受的待遇应该更高才对,刀剑相逼,绝对有违当时的礼节,但是,人在气头上,什么都干得出来,孙权并没有放下长剑的意思。
刀架在脖子上,诸葛亮却临危不惧,哈哈大笑,说道:“孙仲谋,江东必归曹操也!”
“我江东有长江之险,兵精粮足,怎可败给曹操?”孙权也是吓唬诸葛亮,长剑并未用力,又问。
“哼,百万大军驻守对岸,即便不战,此消息一出,唯恐江东已自乱也!”诸葛亮冷哼道。
孙权一愣,收回了长剑,叹气道:“此事且容再议!”
“不必再议,孔明就此告别而回。”诸葛亮真生气了,一脸寒霜,起身便走。
孙权还是没说话,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诸葛亮的背影,作为中间人的鲁肃连忙跟了上来,拉着诸葛亮不停的劝道:“孔明先生,我主便是这番脾气,一定包涵,联盟大计为上。”
诸葛亮一甩袖子,也不搭理鲁肃,跟王宝玉一道大步出了门,接着便坐车回到驿馆。
第一次谈判就这样不欢而散,这孙权还真是个难缠的主,看着怒气未消的诸葛亮,王宝玉不禁担忧的问道:“先生,咱们谈崩了,回去怎么跟皇叔交代啊?”
“莫急,我观孙权喟叹,其已知危机将至,先逗留几日再说。”诸葛亮道。
“孙权那么高傲的人,即使还想谈判,也得等着咱们先给他一个台阶下吧?”王宝玉苦着脸问道。
“江东危急,若此时孙权还顾念脸上颜面,即便是联手抗曹,也未有大胜
《三国术士都有谁?》 第11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