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7部分 (第1/4页)

泰达魔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影响。查阅十年来有关科幻的新闻报导就会发现,一方面这些作者在“科幻世界”小天地里轻易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读者,一方面新闻媒体上几乎没有他们的名字。许多这个时期报导过科幻的记者都认为,当今中国没有什么科幻作家。许多这个时期想介入科幻出版的出版商,也不知道哪里有他们要寻找的作者。“科幻世界系”作家因此对该杂志便形成了高度的依赖性。当他们试图离开它的范围,寻找自己的创作空间和发表渠道时,障碍便会骤然加剧。离开《科幻世界》去打天下,虽然有星河、杨鹏等成功者,但失败者仍然是大多数。

另外,《科幻世界》的读者偏小,兴趣游移不定。相当多的科幻作品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只能“看热闹”。笔者经常听到作者们感慨:一方面小读者们对他们的作品很痴迷,另一方面却并不知道他们要讲的是什么。在读者中难寻知音,这个只有作者才能深刻体会的问题,在“科幻世界系”作家里屡见不鲜。

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 第七章:新生代作家(2)

第二节:其他科幻作家

在“科幻世界系”作家群体外,同一时代还有另外一批作家在创作科幻作品。首先便是前一两代科幻作家。与此同时,一些科幻界前辈仍然在创作。金涛在九六年出版了长篇科幻小说《冰原迷踪》。这是一部以秘密开发南极为题材的科幻小说。金涛作为记者曾经跟随中国考察队到过南极,小说中的南极景物描写真实生动。刘兴诗在这一时期,仍然屡有科幻作品问世。

张之路可以说是“科幻世界系”作家之外影响力最大的科幻作家。仅以在新闻媒体上的出镜率而言,其他同时代科幻作家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及他一人。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后,曾在中学执教十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兼文学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从中国科幻低潮期开始,张之路便创作了大量科幻小说。先后获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他也是作品被搬上银幕最多的大陆科幻作家。有关他在科幻影视方面的贡献,详见本书五卷《科幻影视概述》有关章节。

还有一批与张之路同龄,或者更大的科幻作家。以图书出版为阵地,推出不少科幻作品。青岛张静(笔名晶静)工作于海洋局青岛分局。从八十年代起便创作科幻小说。坚持二十多年。出版有《浪花城》、《张静佳作选》等作品。2002年获得山东作协颁发的齐鲁文学奖。

北京作家许延风也是这一阶段出版科幻小说较多的中年作家。许延风1944年7月28日生于河北唐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副编审、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青少年版”编委。他从1982年开始从事童话和科幻小说创作,累计发表字数多达800余万,其中相当部分是科幻小说。有23部作品获得各种奖项。

非科幻作家里,最年轻的一位要属江苏的李志伟。他出生于1973年。如今已经出版了几十本少儿科幻小说。他同时还创作过一些童话作品。李志伟等人的创作实践表明,如今的童话已经很大程度上向科幻靠拢。因为科技时代的儿童,已经不喜欢田园牧歌式的童话了。

这一时期出版科幻作品较多的,还有湖南的牧玲,江苏的刘苗虎,福建的陈震、刘牛、北京的蓝玛等作家。他们构成了科幻图书出版的主力军。

九十年代以后,大陆一些纯文学作家相继创作科幻小说或科幻色彩的小说。其中最出色的是部队作家乔良的《末日之门》(1995年出版)。该作品以2000年为背景,虚构了中、俄、印、日相继卷入世界大战的情形。“末日之门”是一群国际恐怖分子制定的以网络为袭击目标的计划。在该作品发表时,因特网刚刚进入中国,《末日之门》成为中国早期网络科幻小说的典范。虽然2000年已经过去,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使得它至今仍然拥有大量读者。

以深入描写社会现实为特色的当代作家梁晓声也创作有科幻色彩的作品《浮城》,描写一个沿海城市与大陆断裂后,城内几百万人的处境。其科幻构思颇似日本著名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另外,毕业于医学院校女作家毕淑敏也创作了一些科幻色彩的作品。

笔者每每与各出版社编辑接触,提及“科幻世界系”中主要作家的名字,除杨鹏外,他们都感觉很陌生。

《科幻之作》 第6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