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部分 (第1/4页)

沸点12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世凯是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特别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袁世凯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慈禧提前回宫发动政变,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杀“六君子”,使戊戌变法失败。

具体说法是: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接下来的短短100多天中,光绪接连发布了100多道新政诏书,有时一日数令,倾泄而下,令人目不暇接,最多一天竟颁布了11条维新谕旨。对于这些变法,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而慈禧和光绪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帝、后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中有:“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流露出焦急心情,嘱维新派妥筹良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道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袁世凯慨然应允,送走了谭嗣同。但他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却向荣禄告密。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发动了政变。

1970年,台湾学者黄彰健发表了一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论戊戌政变的爆发非由袁世凯告密》。1980年代后,大陆学者在较宽松的学术氛围下,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当时档册,准确订正出慈禧回宫的时间不是八月初六日,而是八月初四,从而使八月初五荣禄得袁世凯密报后“闯园告变”的旧说失去时间和空间的凭借。

据袁世凯本人的日记《戊戌纪略》记载:八月初三日,谭嗣同深夜造访,再三要求袁世凯举兵杀荣禄,包围颐和园,并说:“不除此老朽(指慈禧太后),国不能保。”袁世凯闻言大惊,敷衍推诿,不肯答应。哄走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回到天津后,袁世凯立即积极主动向荣禄告密。又由荣禄报告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于八月初六日晨发动戊戌政变。这是认为由于袁世凯告密而致使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扼杀戊戌维新的重要根据。

海峡两岸诸多学者指出了其中的重大疑点:第一,“杀禄围园”、囚杀慈禧、发动军事政变,这是十万火急的天大事件。袁世凯告密若果真属于积极主动,他完全应该、并且可以在第二天,即八月初四日,立即在北京告密。中央权贵大臣奕劻、刚毅是西太后心腹,也都是袁的朋友,如果袁世凯决心告密,他完全可以初四日在北京找他们告密。但他没有这样做,初四日一整天无所动作,事隔一天,才绕了一个大圈子跑到天津去向荣禄告密。第二,据袁世凯说,初五日返津见荣禄,刚要告密,“略述内情”,忽有客叶祖圭等人来访,因此欲言又止,只好等次日再说。谭嗣同已募勇士数十人在京,慈禧有旦夕之祸,事关紧急,袁世凯完全应该、也可以禀明荣禄有要事相告,设法把客人支走。只因有客人即将此事拖延一天,于理不通。第三,第二天即八月初六日上午,荣禄来访,袁世凯和盘托出维新派围园杀太后之谋,按理荣禄应立即驰京报信,两人却为如何保全光绪“筹商良久,迄无善策”,又耽搁了一整天,当时处于险境的是慈禧而不是光绪,按袁世凯日记,荣禄的做法有悖常理。第四,时间上显然有矛盾。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实行训政是在八月初六上午。袁世凯八月初五上午觐见光绪帝后,即乘火车回天津。袁世凯日记中说:“抵津,日已落。”袁赶到荣禄处告密,当在夜间。即使当时荣禄得知了围园之谋,也难以于当夜赶到北京,将其情上报。因为当时京津之间的火车开通不久,没有夜车,且缺乏夜间行车的设备、经验与技术,谁都不可能下令加开一次夜车。更何况当时荣禄有客人,袁世凯欲言又止,荣禄是第二日即八月初六才得知实情,两个人却又耽搁了一天。而慈禧太后八月初四即已返回大内,控制了光绪,八月初六上午已经正式宣布训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戊戌前后(2)

此外,慈禧太后政变之初,捕拿维新派名单中只有康有为兄弟,没有谭嗣同。且上谕中康有为的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罪名较轻。如果慈禧太后是得到袁世凯告密后才发动的政变,那么围园劫太后之谋是大逆不道、罪在不赦的首罪,应首言之;而往说袁世凯围园劫持太后的谭嗣同是“逆首”,应列于捕拿维新派名单之中。可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时还不知有“杀禄

《原来袁世凯历史大讲堂》 第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