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2部分 (第1/4页)

大刀阔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中国农村居民看,1978年恩格尔系数高达,处在贫困阶段;1989年降至,由贫困转向温饱,2001年则进一步降至,开始步入小康。从城镇居民看,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仅能维持温饱,1989年略降到,仍在温饱上徘徊,进入90年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开始进入小康,2001年降到,由小康转向富裕。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迅速更新换代。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变化情况看,农民家庭经历了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而城镇居民家庭则经历了从“老四件”到“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追求轿车、电脑的转变。

2、中国近九成居民对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2003年3月,根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中国中、东、西部比例均衡的近20个大、中、小城市及农村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的中国居民对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再用二十年时间,中国必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充满信心。其中,的居民认为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63%认为基本可以实现。

调查同时显示,城市消费者们对所在城市的发展也给予了积极肯定。但从城市规模看,大城市消费者对所在城市的评价情况好于综合水平,小城市接近综合水平,中等城市则差于综合水平。

专家认为,大城市基础设施牢固全面,信息资讯丰富快速,专业人才流动自由,各类投资持续涌入,明显的优势带来快速发展;小城市自然环境相对较好,城市经济颇具特色,借助棋盘小调控灵活的特点,遇有好的思路比较容易在经济开发和建设上显出效果;而中等城市既少政策扶持,又兼基础偏差,还嫌人员众多,在发展中尚未完全找准定位,以至面临略为尴尬境地。

从分布地区看,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对国家经济总体良好运行的感受深于中部城市,原因在于东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地理位置又迎合贸易交流的需要,强大的政策及环境优势迅速加快了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逐步带动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西部在近年的大开发战略部署中受益匪浅,政策扶持使西部人民感受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喜悦。

3、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居亚太之首

2003年2月,万事达卡亚太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亚太地区消费者信心低落的今天,中国大陆的消费者却表现出对未来强烈的信心,从而使中国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过去3年内的6次调查中第4次登上榜首。

本次调查中国居民对未来六个月(2003年1月至6月)在就业前景、国民经济、固定收入、股票市场和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的看法。调查显示,中国大陆消费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比半年前的上升了10多点。

从五个调查方面来看,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就业前景(从到7)和股票市场(到)。从城市来看,上海受访者期望最大(信心指数为),北京()和广州(80)的信心指数均超过80。

万事达卡亚太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是亚太地区最具权威的信心指数,被公认为亚太地区最全面、持续时间最长的该类调查。

我们想问:如此高涨的经济信心对于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是福还是祸?

经济信心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最终的决定因素,经济信心之于经济增长,犹如投资信心之于股市。如果股市中的投资者没有投资信心,股市必然下跌,但超出理性的狂热信心必然导致股市的泡沫,最后总要忍受股市泡沫破灭带来的亏损和痛苦。

高涨的经济信心容易导致经济泡沫。日本在80年代后期就因过度高涨的国民经济信心导致了经济泡沫,在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用了10多年的时间来清理经济泡沫时期留下无数问题,日本经济经历了漫长的衰退。

中国目前高涨的经济信心是否超出了适度的理性范围?高涨的经济信心是否会催生经济泡沫?

日本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中国目前高涨的经济信心对于经济的意义,谨防中国经济过热,乃至出现经济泡沫。

“中国的经济威胁”

从经济规模上看,中国目前还不大,但中

《美国第二次国内战争》 第2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