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生在秋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得以跻身“六贼”之列,不但没有自己的传记,就是在《宋史》的《奸臣传》、《佞臣传》里也没有他的影儿,关于他的资料只能到《三朝北盟汇编》和《挥麈后录》等历史边角料里去找。
就地位而言,蔡京先后四次入相,徽宗在位的二十五年中,他竟然窃据相位长达十七年;童贯则更是了不得,虽出身宦官,却领枢密院事,任枢密使掌兵权达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后更因镇压方腊起义有功而被封为太师,再后来又荣升广阳郡王,成了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也是唯一一个被册封为王的宦官。而高俅虽然也是高官,位居三公之一的太尉,掌握守卫京城的几十万禁军,但毕竟只是正二品。比一品的宰相和枢密使要低。
但是,施耐庵最终却选择了让高俅以“乱自上作”的代表身份来充当《水浒传》的开篇人物,原因何在呢?窃以为,有两个理由值得考虑。
其一,高俅的发迹史颇富传奇色彩,更适于写入小说。
《水浒传》中关于高俅发迹前的描写基本上和笔记体历史《挥麈后录》的记载基本一致,只是在小细节上有些出入。《挥麈后录》是南宋时人王明清的作品,而他的外祖父曾纡的父亲就是水浒传中的曾布(他的妻子就是和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魏夫人),所以,这段记载应该是非常可信的。
据王明清所言,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临行前想把高俅送给曾布(虽然苏轼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祐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
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水浒传》中是端王的姐夫或妹夫),《宋史》中说,王诜虽然是堂堂驸马,但却是一个招蜂引蝶之辈,冷落蜀国长公主,公主后来郁郁而死,气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将王诜贬谪。不过王诜却是一个丹青书法的好手,徽宗在潜邸(以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时,就常与之切磋,关系很好。
元符三年(1100年),王诜与赵佶在等候上朝时相遇,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赵佶用后对王诜说:“这篦子刀的样式非常新颖可爱。”王诜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水浒传》中是玉龙笔架和镇纸玉狮子,更有文化韵味),碰巧赵佶正在园中踢毬,高俅便站在一旁看,露出不以为然之色,或许是赵佶注意到了这个小厮的神情,便问道:“你也会踢吗?”高俅倒也年轻气盛,回答说能。于是二人对踢,高俅拿出全身本领,将毬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甚合赵佶的口味,赵佶大喜,当即派人传话给王诜:“谢谢你给的蓖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高俅于是变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更为凑巧的是,不久哲宗皇帝驾崩,作为皇弟的端王赵佶幸运地被太后选中继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这个搭上末班车的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麻雀变凤凰,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儿,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并且在官场中青云直上,很快坐到了殿帅府太尉的位子上。
选择高俅作为“乱自上作”代表的第二个原因和北宋的灭亡有着密切关系。
北宋王朝走到徽宗当政时,虽然贪污漫天,腐败遍地,民不聊生,但还维持着表面上的繁华热闹,特别是在像东京汴梁这样的大城市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在此时创作完成的。尽管北边有宋江为盗,南方有方腊起义,实际上他们只算得上小打小闹,根本动摇不了赵宋江山的根基,如果没有女真人的悍然入侵,宋徽宗还可以继续当他的风流天子、太平皇帝;退一步讲,即使女真铁蹄打破了大宋的安宁,如果黄河以北的宋军战斗力够强,金军也过不了黄河;再退一步讲,即使黄河防线崩了盘,如果京城禁军经得起考验,北宋王朝也不会那么的不堪一击,立马玩完,那么是谁把几十万禁军彻底搞垮了呢?答案就是——高俅。
据《靖康要录》记载:“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
《历史老师不教怎么自学》 第2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