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5部分 (第1/4页)

博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道;这是中国第一条家具大道。第一条家具大道说明不了什么实质性问题,但是它无疑给即将展开的展览提供了一个可以畅通无阻的路径。厚街镇政府非常支持这个创意,他们更寄希望这条大道可以将厚街的家具产业带向一个辉煌的坦途。 然后,王星果断地提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概念,将厚街定位为中国的“家具之都”。 沿着中国家具看广东,广东家具看珠三角,珠三角家具看厚街的思路,他顺理成章地把东莞的厚街一下子推向中国家具行业的前沿。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关起门来自摸吗?你说是“家具之都”就是了?谁认可的?谁批准的?谁承认的? 那么,我们要问:需要认可、需要批准、需要承认吗?要办一个中国最权威、最有规模、最具品位的家具展,王星必须给厚街这个小镇附加一个又一个概念,美化她、丰富她、延展她,因为厚街不是中心城市,不是中心城市没问题,但是她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其他地方无法替代的地位和资源优势;“家具之都”是一个感性的提法,但是这个提法绝对把准了问题的脉搏。 中国的家具之都在厚街,而欧洲的家具之都在意大利的米兰,王星将这两个毫不相干的城市联系在一起,不是为了给厚街拼命贴金,而是在舆论上造成一种导向和惯性,使人们、尤其是媒体和客商把一个遥远的、经典的家具之都的概念附着于厚街之上。 他做到了,这无非是操作一下新闻,很容易。一时间,厚街的名字便经常和米兰出现在一起。厚街曾经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家具评展上一举获得了中国仅有的三块金牌,又是中国家具知名品牌最集中的地区、出口量最大的地区、家具厂商最密集的地区,说她是中国的“家具之都”并不算过分。我们不必纠缠这样的概念,反正业界从此便认可了厚街—一个本来籍籍无名的小镇便成了中国的“家具之都”。&nbsp&nbsp

中 篇(4)

厚街镇政府感觉世界仿佛在突然间美好起来,他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接受这样的称号。前面曾经说,政府支持举办这个展览,这不是一句应景的话,这个镇的领导在扶植地方产业上特别豁达,他们也非常明白政府的身份和地位,那就是把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支持和帮助。笔者在展览筹备期间曾经看见一个镇政府的办事员,每天准时开着一辆扎眼的奔驰500上班。不了解内情的人肯定会说,这车来路可疑。但是这车是他原来做生意赚来的,他来镇政府上班也不是为了领一份工资,事实上,据别人说,他从来也没领过工资,他只是想做一点事。 有了“家具之都”的称号,就必须给这个称号一个可以识别的标志,不是为了树碑立传,而是为了强化“家具之都”这个概念,强化展览的品牌效应。王星与陈书记不谋而合,在107国道和家具大道相连接的丁字路口建立一个“家具之都”的标志,让每天经过这条道路的成千上万的车辆和行人都可以看见这个标志,强化他们对“家具之都”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这个耗资200万元的“家具之都”的标志很快便建起来了,它巍峨地矗立在家具大道的前端,引导人们窥探或进入名家具展览中心;它其实就是一个象征。“家具之都”的概念也让厚街的家具老板着实兴奋了起来,这个雕塑,就是厚街两个老板出资兴建的。私人老板出资为政府树立形象,在中国还不多见吧?他们聪明着呢!他们从前期的策划和媒介操作上发现了让他们兴奋的地方,他们也当然明白大河淌水小河满的道理。 以上这些还都是皮毛工程。展览最重要的是招展和吸引参展的客商。这是本次策划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聚集在厚街的家具老板可都是见过世面的主儿,本地的不说,香港的、台湾的老板,什么样的展览没有见过?米兰的?汉诺威的?高点的?该看的看了,该见识的见识了,你要吸引他们参展,就一定要有自己的高招,否则,他们会冷眼旁观的。特别是台湾的老板,他们一般不走祖国大陆市场,大多接美国的定单,他们不需要来凑这个热闹。可以说,在务虚的层面上做美丽的策划是轻松的,而真正要办好一个家具展览,却是不轻松的。 关于招展,王星的态度很明确,必须把东莞的家具大佬一网打尽,不把他们圈进来,这个展览就无法在参展商的品牌上得到支持。另外,家具行业展览的羊群效应非常明显,大哥不来,小弟就跟着按兵不动,任凭你再怎么吆喝也没有用。所以,要先把大佬给圈进来,这是招展的关键。 家具业的大佬分为本土的、香港的和台湾的,要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必须有一个极具号召力的由头。这又是需要好好策划的。 王星梳理

《颠覆策划的读后感》 第1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