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大刀阔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文凭就找不到工作!我真的希望他们说的是“没有一技之长就找不到工作”,但是没有,没有一个大学生说过这句话!在这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是否根本就没有“一技之长”这个概念?
怪不得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来他们不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连一技之长这个概念都没有,如果他们一出校门就能找到工作,那才是咄咄怪事。
有一个开包子铺的人,他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做包子,并梦想通过卖包子致富。一年到头他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把包子做得更好。在这专心致志的工作中,他熟练地掌握了做包子的“技”,而且比其他人做得都好,结果他的包子铺兴旺得不得了,每天门庭若市。一个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包子铺,每年都要带给他十多万元的纯利润。
还有一个做花圈的老人,他做了一辈子的花圈,做花圈的“技”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生意相当好。这个老人去世之前,用他做花圈挣得的钱给三个孩子每人买了一套住房!他说,他的老伴去世得早,孩子们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头,给每个孩子买一套住房是他人生的最高梦想。要知道,一个花圈只能赚几毛钱,但这位可敬的老人用他独特的“技”,同样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梦想。
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批精英,更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大家都做精英,谁来做具体的工作?)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当是中国很多大学必须担当的重责。
除开一张文凭以外,四年大学教育还给予了他们什么
一技之长,可以安身,可以兴国。如果大部分大学生能拥有过硬的一技之长,中国的兴盛和强大,就不再是梦想。
但是很遗憾,在我接触过的大学生里,很多人都没有掌握一技之长,他们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技”,而是为了一纸文凭,他们坚信没有大学文凭将来就不好混,农村孩子就只能子承父业“修地球”,城市孩子就只能加入失业者队伍,而有了文凭就可以气宇轩昂地去应聘,去要求做体面的工作。这就是孩子们的逻辑,他们所做的也正是这样——拿文凭,学士、硕士、博士。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教育怎么了 就业之忧(12)
似乎很少有大学这样提醒自己的学生:文凭很重要,但掌握一技之长更重要,文凭仅仅是一个标识,这个标识的背后应当是对应的专业技能。由于大红文凭的背后一片苍白,等到孩子们走进社会知道一技之长是多么重要时,已经晚了。没有一家企业愿意给一个新手提供学习一技之长的高昂成本,企业需要的是熟手,而不是文凭。文凭顶多可以给企业装点门面,却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只有傻子才会相信那张大红色的文凭,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给他创造利润,他关心的是——你能做什么?
我所负责的这所大学是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从学生入学那一天开始,我就反复告诫他们,一定要掌握一技之长,学习,实践,没有捷径。我是这样要求学生们的,也是这样要求教师们的,学校的教学流程也是这样严格制订的。为了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就能受到企业的欢迎,我特意设置了师傅制度,让学生们利用假期以及最后一学期的时间,集体到学校的操作基地实际作业。这个基地,属于另外一个很大的IT企业,足以容纳几千名学生同时作业。经过在学校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几个寒暑假、最后一学期的实际作业,学生们成为信息技术作业的熟手,他们毕业后,立即就成为国内信息行业的抢手人才。
这么多年来,我总是这样告诫自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一技之长,绝不能让一个学生走进社会后找不到立足之地。
十多年来,从我的这所大学里毕业出去的两万多名大学生,几乎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有的甚至在不同的行业里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做起了老板。
前段时间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句话:回归常识。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很久,似乎,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反而让人们忘记了常识。对于教育来说,常识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学会安身立命,让学生都有安身立命的“技”,但是这些常识被整个教育界长期遗忘,而被空洞的“文凭论”所代替。
有人说,大学不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说“实用型人才就是听话的机器”,这种机器应当由职业培训班来训练。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恰恰相反,在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必须从大学里面培养出来,也只有大学才能培养出大批实用型的人才。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更是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的摇篮,能够成为国家
《中国教育怎样》 第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