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莫再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士坞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路过花山巧遇小陈,便约他同行。从龙池方向的山间过来,有条宽宽的黄泥路往五峰山脚延伸,这里是坦克训练的场所,深深的履印压在土路上,路面象被巨兽啮咬过深翻过,无法通行。只能挑两旁较平坦的田野或林地徒步往里走。暮冬的田野边,时有收工的农人经过,我就边走边打听,博士坞在哪边?金圣叹墓在哪里?
他们便向山影深处大略地指一下方向,说,墓早就没有了,是被日本人炸掉的。不过山那边有洞,墓址大约就在那附近,过去见过有块碑。
于是顺乡人所指大致方位继续往里走。经过五峰山公墓,近旁山头有新建的五峰庙,黄色围墙背向我这边的山坳。仍一直往山坳深处走,脚下是乡野的黄泥路,空气寒冷冽清,夕阳余辉如水轻泻,周边山脉低缓柔和。走着走着,不由得要深呼吸,脚步更加轻盈明快。
前面有好几道山脚浅谷,逐一寻觅过去,最终在一条山脉边找到了农人所说的“山洞”,实际是当年日军修筑的一座军事仓库,有铁门上锁。还有一条小铁路,隐在山脚灌丛中,两道生锈铁轨由紧闭的“山洞”铁门的底下向外伸展,静静地卧于荒草丛中。
就顺着这荒草丛中两道长长的铁轨,实际是踏着铁轨中间的枕木向前走,蒿草在两旁摇曳。右侧斜长的山坡上站着一片马尾松林,往上看如同蓝天下一道逆光的松林剪影。
金圣叹的墓早就没有了,可那块碑还在吗?找到碑就等于找到了墓址,可四野渺茫,那碑在哪里呢?
就在荒草缓丘间四处游走,并端详四周环境,十分留意 那些双脉合抱明堂开阔的地方,忽而奔上,忽而跑下,却到处是颓石荒草,无迹可寻。只听一旁也在四处察看的小陈自言自语:“有客专程来访,金圣叹会欢迎的,肯定能见到的”。
不由莞尔,想起有首山歌这样唱道:我在等待谁呢?谁在等待我呢?我在寻找谁呢?谁在寻找我呢?
此时头顶山坡松林间忽有人经过,原来是位放羊的老汉。急于坡下高声问讯,居然问到人了!老汉十分清楚地向下指点了方位,便隐没在山背后去了。按其指示进入另一条浅坞,迎面山坡上有石砌建筑的废基,原本以为是墓穴遗迹,近前才见断壁残墙中有钢筋露出,内里还有一个依山崖掏出的半圆形的厅状洞穴,很像一个堆放物品的工事,从那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应是日军当年留下的军事设施,都在山后,十分隐蔽。 。。
五峰山博士坞的落日余晖(2)
就在这座军事设施废墟的下方靠山崖的一面有道深长的山沟,被荒榛蔓草封闭得严严实实。小陈偶从沟边一个不起眼的缺口往里走了几步,忽然大叫:“找到了,找到了!”
我循声而入,撩开由沟边杂树纷披而下的藤蔓,低身钻过横斜的树枝,没两步就进入一个非常迫仄的小空地,那里丛林密布,荒藤迷离,就在如草树篱芭包围的巴掌大的空地之上,立着一座长方形的低矮的石碑,上书“金圣叹墓”几个斑驳的红字。
挺直腰舒了口长气:终于找到了。一抬头,见由高树悬挂而下的野藤网一般将石碑的上空遮得严严实实。
这还是严冬,枝叶脱尽之时,空疏了不少,但仍迷离漫浸,要是在夏日,所有的青纱帐竖起来时,这石碑就像海底之石,怎么找得到呢?
碑后有文字如下:“墓在藏书乡博士坞,日本侵华时墓旁设军事仓库,故墓冢被平。原墓前立有吴荫培书文学家金人瑞墓碑,今已佚失。金圣叹(1608—1661),清初文学评论家,吴县人,因不满清朝暴政被害,生前对《庄子》、《史记》、《水浒》等书多有评论。”
连金圣叹这个名字都很奇特。据说他是文曲星转世,出生之时就从孔圣之庙中传出一声叹息,实际上出自《论语》“喟然叹曰”之句。观其生前身后寂寞如此,倒真令人叹息了,叹息千古是非无处问,夕阳西去草凄迷。
返回坡上,举目四望。近处山脉连绵,低冈从我身后的伸出两支丘陇左右迴抱,远处,越过大片荒草凄迷的开阔地,正前方又有山岭起伏,稍前一座只余开采后的残骨,山体峥嵘,此刻正值夕照涂于上,一片浅红。
那就是经历朝历代开采后的焦山了。焦山石质精美,多被用作建筑材料,民国十五年李根源作吴郡西山访古时曾有如下记载:
“经香水溪石码头。江浙上海建筑多采用焦山石,村上沿河堆石数百万件,运石船达一二百艘,石工力夫二三千人。”
此时望焦山余骸,好像听见庄子
《吴山人家》 第2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