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人被绑了 (第1/1页)
伟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洛阳的灾民救助区就设立在洛阳宫的外侧,因为大量的救灾中转粮食就存放在洛阳宫中。 此地宽阔,房屋无数,临时堆放粮食是最佳的地方。 天色放亮,寒云果然出现在灾民救助区。 整个区域按照《救灾规范手册》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区域划分,人流进出和粮食货物分开,按照灾民的籍贯,每五百人一个小区域,区域内有水井,茅厕,住宿,食堂,劳作区。 所谓劳作,便是一些粗麻纺织,竹藤编制。这些大唐的百姓几乎都会的手工活。 救助区内,一日两餐,隔几日还会加一点肉食蔬菜,比大多百姓平常的吃食还要丰富。 寒云得到的数据是此处救助的灾民有一万两千多人,老弱妇孺居多,来自河北道和河南道。 屈突通已经七十一岁高龄,寒云也就未再通知他一同视察。寒云知道这位前隋的名将还有一年的寿命,不忍心让他再折腾。 寒云向阎立本和李淳风二人打趣道:“你二人已经学到救灾的精髓了嘛,不光灾民安排的井井有条,还知道给他们找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干。” 世人皆知阎立本擅长绘画,李淳风擅长天象,哪知两人执政也是一把好手。 阎立本看着寒云,这个比自己还年轻几岁的副使,心中自然明白,此次救灾能有如此成效多出于他手。 以往朝廷救灾,他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这次救灾就是多了寒云此人,一切便变得大为不同。 要说这一切当真是八岁的太子谋划和调度的,他是万万不信。 其他不说,就凭能将吏部主爵郎中的他,庶人马周,太史局的李淳风,远在剑南道邛州的县令袁天罡四人指派负责救灾,就让人匪夷所思。 四人的官职和履历和救灾完全不沾边。 更别说调动国子监的一众国公和高官子弟深入到第一线去补充救灾官员不足的困难。 那本《救灾规范手册》更是让他佩服不已。 “全凭太子殿下和副使调度有方,下官也就是按照执行而已。”阎立本赶紧自谦一句。 李淳风本是道人,虽然此刻在朝堂为官,却没有阎立本那种官职上下的约束,反而多有道人的洒脱。 他也搭上一句:“似乎副使有预测未来之力,处处先机占尽。纯风甚是佩服。” “那倒未必,世间万物都有关联,知其一可推测其二、其三。我也就比常人多想一点。依道长所看,山东旱情何时结束?” “纯风近日推测天象,山东旱情九月前可结束。所谓阴阳平衡,关中恐在九月后遭受霜灾,正是秋粮收获前夕。副使可要留意关中各地。” 嘶,寒云一听,心中也是佩服,史书记载果然如此,九月后关中遭受霜灾,导致秋粮大面积歉收。 在没有卫星和气象预测科技的古代,李淳风能准确推测出未来几个月的天象,当真是个人才。 九月后的关中地区霜灾虽然不如山东严重,但是关中人口多,集中了全大唐六成人口,一旦受灾,救灾难度比山东难上很多。 “此事,我回去后定和陛下、太子商议,早做准备。”寒云给了李淳风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 三人一边走一边聊着,转眼进到了灾民救助区。 作为代表朝廷派出的救灾最高官员,寒云当然知道要深入灾民中,于是直直走向了各处的草棚,这家看看,那家问问。 这种场景似曾相识,好熟悉的感觉。唯一不同的是穿越前他在一旁负责拍照录像。 阎立本和李淳风都是熟面孔,寒云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这里。一身的紫色官服,立刻吸引了灾民,知道是朝中大官来了,纷纷涌过来。 “大伙儿都别挤,这位是赈灾内阁副使,专程来看望大伙儿的。”阎立本赶紧大呼一声。 “对对对,大伙儿都给副使留出道路。”有热心的灾民也附和道。 一转眼,本来涌上来的灾民有序让出一条通道。 “这次多亏了陛下,让我们有地方住,有粮食吃。”有灾民高呼。 寒云曾经再三叮嘱救灾官吏,救灾中一定要经常宣扬陛下,这种名声那是绝对不能落在官员头上的。 突然一个小女孩冲破人群,跑到寒云面前扑通一跪,哭噎着说道:“求求副使救救阿翁吧,他病得很重。” 小女孩这一跪,不光寒云诧异,随行的官员们也诧异。都在想不应该啊,按照《救灾规范手册》网络化负责的要求,但凡灾民中发现生病之人,一定会被隔离,由医官负责诊断。 听小女孩的话,难道是遗漏了。按照规范要求,隔离救治病患可是重中之重的事。 寒云寻思一下,也就释怀了,毕竟这种网络化划分责任人救灾的措施在大唐也是第一次实行,有一两个疏忽的病人也可理解。 “你带我去看看,我身边可有一位厉害的医师。”寒云答复。 带着阿珠,跟着小女孩,来到一处草棚前,果然能听到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唐升官路星耀版》 第203章 人被绑了(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