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指点迷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嬲�湓谑荡Γ�玫绞找妗T偃纾�酱禾傅健肮檎省钡氖奔洹⒎椒ǎ��蔚溃�
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的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账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
这就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大家要利益均沾,才能调动下人的积极性。宝钗道:
如此一行,外头账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银子,也不觉得很艰啬了,他们里头却也得些小补。这些没营生的妈妈们也宽裕了,园子里花木,也可以每年滋长蕃盛,你们也得了可使之物。这庶几不失大体。若一味要省时,那里不搜寻出几个钱来。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
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他们就替你照顾了。”
这一篇子话,概括起来就是“小惠全大体”。倘略加解说,即老板不能光顾自己赚钱,对手下员工不能太吝啬、刻薄,适当的“奖励”——给些“小惠”,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加强他们的责任心,缩小浪费,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收益。这是一种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可贵之处。
薛宝钗不愧是皇商小姐,她熟谙商业经营的诀窍。探春虽然身怀鹏鹄之志,但毕竟没有经营上的实际经验,薛宝钗的辅佐恰恰从这一个方面弥补了探春的不足之处。在贾家的这场“改革”中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它都给予我们今天的经营者应该非常深刻的启示,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200多年前曹雪芹的超前意识是多么宝贵。
阅读《红楼梦》虽然由于每个人的尺寸不同,视角也不一样,但它的精髓之处却不能略而不谈。阅读有愉悦,有认识的功能,但弃其糟粕,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为时代和社会所用,才是我们的真正的目的!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2)
2005年12月1日
。 想看书来
不过实录其事
不过实录其事
——《红楼梦》中的两首民谣
古今民谣都是人民大众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喜怒哀乐一种表达形式。记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就记录了一则时人讽刺权臣朱勔家财的民谣:“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这首民谣文字不多却很形象地写出了朱勔以权敛财的真实情形。清朝乾嘉年间的权奸和��翘煜碌谝惶埃�窦溆幸皇住昂瞳|倒,嘉庆饱”的民谣,也是对贪臣的讽刺。可以说历朝历代这种民谣多如牛毛,只是记录下来的比创作出来的少了许多。因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都喜欢歌功颂德,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大多是“颂圣”的时文,老百姓只能在野史笔记中偶尔读到一些“讽刺”性的歌谣,以补“正史”漏载的缺憾。
《红楼梦》作者对民间俗谚口碑一类文字十分重视,通过各色人物之口说出来,为小说语言增加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红楼梦》语言艺术皇冠上的一颗闪光的宝石。例如,小说第4回写贾雨村乱判葫芦案的门子拿出了一张“护官符”,那上面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势力:“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则“俗谚口碑”写尽贾史王薛四家的豪富及因富而势大的真面目。
不过,我对《红楼梦》中另外两首民谣更注意,觉得其内容对解读宁荣二府由盛而衰的原因甚有帮助。第一首见于第83回,是周瑞家的转述外面的“歌儿”给病中的凤姐儿听,内容是:
宁国府,荣国府,金银财宝如粪土。吃不穷,穿不穷,算来总是一场空。
歌谣前一段是说宁荣二府的富贵,与第4回“护官符”上写的内容相一致。后一段则是说这样的世家大族竞因豪奢过费而内囊尽,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儿。这首歌谣与我的家乡人常说的“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则受穷”是一个意思。所谓“算”,即计划。国家经济要有计划,一个家庭过日子也要有计划,这是一个常识,似乎人人都懂得的理儿。但在宁荣二府里却缺少人来“算计”——用脂批
《读红楼有感600字作文》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