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部分 (第1/4页)

怀疑一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环裨颍�傩赵旆础⒔�礁囊祝�突岢晌�熳幼畲蟮牟恍ⅰR虼耍�髦堑牡弁醵及咽┬腥收�魑�约旱闹粮呔辰纭�

因“文景之治”而名垂史册的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以仁爱治天下的典型。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早年被封为代王。当刘邦去世、吕后发动宫廷政变,刘、吕两大集团权力纷争的时候,刘恒的母亲薄氏带着幼小的刘恒,离开了宫廷这一是非之地,来到远离京城的代王封地。薄氏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教育刘恒读诗学经,为人处世。刘恒从小就深受仁爱思想的熏陶,不仅学到了许多治国之道,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

吕后驾崩,周勃、陈平率刘氏集团剿灭了吕氏全族,经过对刘氏集团人才的考核,最后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即位时,汉朝国力还很贫穷,大夫以下只有牛车坐。汉文帝施行仁政,终于使天下大治。具体措施有:

要求朝廷百官和地方守令重视农业,劝民农桑,薄徭役,减赋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汉文帝13年,还免除了全国一年田地租税,这在中国封建史上是很少有的。

鼓励人们向朝廷提意见,即使咒骂皇帝也不治罪,这在中国封建皇帝中也是极其罕见的;恢复春耕前皇帝亲耕的制度,为天下做出表率。

提倡节俭。汉文帝生活极为简朴,他在位24年,宫室、园林、服饰和御用器具没有什么增加。据史书记载,汉文帝为了节省黄金百斤,曾取消了建造露台的计划。汉文帝还穿粗糙的丝绸衣服,并规定宠妃的衣服不许拖地。

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2)

此外,汉文帝还废除了断肢、割鼻、刻肌肤等肉刑,减轻了笞刑,并要求官吏断案从轻,只求大指,不求细苛,使全国刑狱大减。

经过这一番治理,汉朝的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府库充盈,政通人和,百姓乐业,汉朝的政权得到了巩固。文帝之后,景帝刘启继续文帝政策,父子共同开创了被誉为前汉盛世的“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的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据说汉文帝死前还告诫太子,自己驾崩时不要禁止百姓娶妻、祭祀、饮酒,不要万民恸哭,显示了仁爱贤明的帝王本性。刘恒死后,谥曰“文帝”。在历史上,死后谥号为“文”的皇帝并不多,因此有史学家评价400年的汉朝时,有“功莫大于高祖,德莫厚于汉文”之说。

唐太宗仁爱治国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也是一位富有仁爱之心的皇帝。唐人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记载了几个事例,足以说明唐太宗是一位以仁爱治国的皇帝。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妇女幽禁在深宫中,情况实在可怜。隋朝末年,无休止地搜求选取宫女,以至于皇帝临时居住的离宫别馆,甚至不是皇帝驾临的处所,都聚有很多宫女。这都是浪费百姓财力的做法,理应废除。而且宫女除了洒水扫地以外,还有什么用呢?现在我打算放她们出宫,任由她们选择丈夫。这不仅可以节省费用,同时使百姓可以休养生息,而且也可使她们各自成全自己的性情。”于是后宫前后一共放出3000多人。

贞观二年,关中一带干旱,发生了大饥荒。太宗对侍臣说:“水旱不调,都是国君的罪过。我德行不好,上天应该责罚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艰难窘迫?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我很可怜他们。”于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拿出皇家府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伐高丽,驻扎在定州。太宗驾临城北门楼安抚慰劳将士。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进见,太宗下诏派人到他床前,询问他的病痛,又敕令州县为他治疗。因此将士都高兴地愿意随从太宗出征。等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时,太宗又诏令收集阵亡将士的骸骨,设置牛、羊、猪三牲为他们祭祀。太宗亲自驾临,为死者哭泣尽哀,军中将士无不洒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泣,死而无憾了。”太宗征伐辽东,攻打白岩城时,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射中,太宗亲自为他吮血排毒,将士无不受到感动和鼓励。

李世民以仁爱治国,示范官吏、深得民心,无疑为唐朝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疏广散财播仁爱

有智慧的官吏,非常注重培养仁爱之心,广布仁爱之德。因为他们知道,具有仁爱之心容易得到上司的欣赏和百姓的爱戴,有可能官位长保,即使退位后也能

《品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