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5部分 (第1/4页)

指点迷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谁知道夜里竟然下起了雨,开始淅淅沥沥的,后来越下越大,竟然整整下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天放了晴,还冷飕飕的,空气里湿气重,让人觉得不再那么干,反而湿润润的,空气都很新鲜。

老秦头一起来就跑出去看了看,嚷嚷道:“接湿儿了,接湿儿了,”说着又对从屋里快步出来的秦大福道:“走,咱们去地里看看,要是不泞就开犁种,赶紧种完棉花,还得种果子、秫秫呢。”秦业也出来,爷三个一起去看了,之后喜滋滋地回来。

秦二贵和秦三顺吃了早饭在整理农具、种子,检查牲口。从官家租来的牛,这几天正好轮到秦家使唤,下了雨,很是便宜,所以几个人都很开心,这就意味着能早点种完庄稼,可以歇息一阵儿了。

秦三顺哈哈地笑着,“爹,咱去南山坡那块种棉花吧,先把那块种完。”

老秦头皱眉,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言语,秦三顺碰了鼻子灰自己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秦业提醒道:“三达达,南山坡那块去年种的豆子,豆茬地不种棉,种棉僵一片。”

秀瑶恰好下地出来,听见了,心道:没想到他们都懂轮作呢,自己这个现代人虽然在农场做什么技术顾问,懂得一套又一套的理论,但是说实在的,有好多根本就没做过,理论联系实际也局限于那一块领域,自己要仔细地学习,多

多地研究这个时代和地区的作物特性,毕竟现代作物和条件不是这个时代能比的,在这里当然也不能单纯的靠背一套理论就想吃遍天下。

就好比现代的医生去了古代,还真未必能干什么,古代哪里有那么多技术支持化验单子,而现代的大部分大夫离开了化验单,有几个真正会看病的?不过是像她这样背了一些理论,然后熟能生巧罢了。

所以她必须努力,多学习,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融合起来。

看她出来,秦业笑问道:“小妹儿,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下了雨不用再浇水,你就在家歇着吧。”

她脸颊还肿着,有几点青紫的印子,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消不掉的。

秀瑶笑道:“我不想在家呆着,我要跟爷爷去种地。”

老秦头一听,倒是高兴,老秦家还没女孩子这么喜欢下地呢,他笑了笑,抽出烟袋锅子来,“丫头,来给爷爷装袋烟。”

秀瑶立刻上前接过去,麻溜地装烟,递给他,然后划火镰用一根火王引上,凑到烟袋锅上让老秦头吸两口。

吸了两口,烟香就出来了,老秦头满足地眯缝着小眼睛,吧嗒了两下嘴巴,看了一眼秀瑶手里的那根火王,诧异道:“丫头,那东西哪里来的?你姥爷给的?”

秀瑶笑道:“才不是呢,是我自己做的。”

老秦头惊讶道:“你还会做?”秦业几个人听到也好奇地凑上前看,那根火王还真是不错。

老秦家的火绒都是自己做的,是用五月采摘的艾草晒干,然后收进坛子里存放着,每年采,每年都把几年前的拿出来捣烂做成艾绒,就是极好的引火材料了,比外面卖的还好。

张氏也时常拿来装在自己家种的小葫芦里当礼物送人,尤其是那些不缺衣少食的人家,还会觉得很精致。

这是秦家的传统做法,而火王则是老柳家的习惯,老柳头抽烟袋,就喜欢用跟火王。

秀瑶笑道:“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啊,就是我们的挺杆瓤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几个人哈哈笑起来,“这么简单的东西,我们竟然没注意,我还一直想问你姥爷呢。”老秦头一直想问,就是没好意思开口,这下子倒是简单了。老秦家一直用自己家的艾绒,比别家的都要好用,二嬷嬷等人可羡慕着呢,所以张氏引以为傲,也不想着要弄别的什么来代替,一定要家里割艾蒿捶艾绒,多少年这样过来的,就成了习惯。

“用这个抽烟,省火绒了,还容易,不过生火不行。”老秦头摆弄着道。

秀瑶拿出一把齐齐整整的筷子长的火王递给老

秦头,“爷爷这个给你,用完了我再帮你做。”老秦头乐滋滋地拿了去,进屋里搬了烟盒子放起来。

张氏看见,哼了一声,“几根挺杆瓤子就把你收买了。”

老秦头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道:“大业娘,昨儿跟你说啥了?”

张氏脸一沉,飞快地道:“能说啥,就说给丫头煎鸡蛋。”

老秦头撇撇嘴,他才不信呢,老婆子这人他还不知道?多少年的夫妻了,不知道才怪了。她能那么消停地给丫头煎鸡蛋?掉河

《重生农家乐王曼》 第2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