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没事找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孤儿院后我等于到了天堂,第一次吃到菜垫米饭,肚子撑得差点看得见米!老师不得不限量,怕撑坏了我们……
听了刘明亮的讲述,我就弄不明白,在那困难时期,那些长年不断地、无偿运往三线建设工地的天文数字的粮食、蔬莱都从哪儿来?
2
丹江口、黄龙库区的建设和移民安置,成为郧阳地区与建设二汽和襄渝铁路同时进行的又一项繁重任务。
汉江丹江口、黄龙滩水电工程均始于“大跃进”年代,高峰又处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是“以水撵人”。蓄水位一会儿120米,一会儿145米,一会儿147米,一会儿157米,一会儿159米,水位高一次,移民就得仓皇地迁走一批。20年里,人们都在苦于奔命搬迁。库区移民从1958年冬开始迁移,事前没有具体规划,事后又不作统一安排,采取由迁出县与迁入县协商、移民自由选点、国家只给少得可怜的赔偿(城镇人均300多元,农村人均只有100多元),致使移民住房、生产都落不到实处。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郧阳:苦难而发着哲学之光的石头(11)
1962年,丹江口工程因发生严重质量事故而停工,库内未正常蓄水,大批移民又纷纷返回原籍,但他们的房子已拆了、淹了,没有户口也没地种。他们就搭窝棚栖身,在河滩里种一些消落地,艰难度日。至1964年丹江口水库主体工程重新复工时,库区移民共动迁10万人左右,但只有3万余人获得有效安置,其余陆陆续续都返回库区成为“游民”,造成以后的大量复迁。
丹江口水库移民,响应国家的号召,顾全大局,为工程建设作出巨大牺牲,他们抛家弃园,背井离乡。一些移民住房尚未落实,就借宿牛棚、岩洞或寄人篱下,白天在荒坡上开荒造地,晚上打着灯笼、披星戴月在山脚下挑土造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乡异己”的观念在移民中逐渐产生,当地居住民的“欺生”行为也时有发生,加上生活习惯不同、种植农作物种类的不同、语言的不通等等原因,使外迁的移民长期难以稳定下来,返迁现象不断发生,闹事、告状、上访,有些地方还出现移民与当地居民大规模械斗死伤数十人事件。至使库区从1970年起,对后三批移民,皆以近迁方式和在本地后靠安置。
然而,内安后靠的移民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干渴和贫困。
移民们形象地说:“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寸土,处处乱石窝,天旱炸裂子,雨涝垮瘪子,活路有做的,生活无着落。”有的移民居住区行无路、河无渡、饮无泉、夜无电、病无医、学生读书难。黄龙滩水库移民因仓促安置,移民住房建在云母片岩堆积层的滑坡体上,移民重复搬迁两次或三四次,多的搬五六次。
移民生活质量呈直线下降。仅以淹没后的1982年来看,库区人均耕地只剩下8分,当家地不足2分,人均年产粮只有200余公斤,人均年口粮只剩140余公斤,人均收入不足80元,比淹没前的1968年下降了40%或50%。
截止1987年,280万郧阳人民有126万人没有温饱;有12万人住岩屋、山洞、茅棚;全区12岁以上的人口有193万,其中文盲、半文盲多达84万,比全国的文盲比例高20%;全区人均总产值只有602元,比湖北省人均少750多元,截止1989年,全区仍有34万多人、近3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全区5个县从1985年到1990年底,欠发干部职工工资、粮食补贴、副食补贴、奖金等共计4600万元,5个县有4万余名干部与职工人均欠发1100元以上。如果加上教龄补贴、公安津贴、降温、防暑、取暖、下乡补助、医药费等,所欠还要比这多得多!
与此同期,几十万移民的生存困境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黄龙滩水电工程建成后所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两个水库建成后,在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养殖和保证二汽、十堰用水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1968年到1997年,丹江口水库共挡蓄洪峰流量大于每秒1万立方米的洪水63次,累计减少淹没下游耕地540多万亩,匡算防洪效益300亿元。特别是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丹江口水利工程多次调峰获得成功,大大缓解了长江的险情;电厂累计发电量1028亿千瓦时;创效益81亿元;灌区累计引水124亿方;灌溉面积13万余公顷;使鄂西北、豫西南灌区粮食生产连年以10%的速度递增,
《大江北里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第1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