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2页)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遇到什么问题,孤独不可能帮孩子解决,唯有让孩子融入群体之中,孩子才不会害怕。孙荆山,9岁,上小学三年级。孙荆山小时候,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将他交给爷爷奶奶抚养,六岁时,他才回到妈妈的身边。孙荆山的父亲忠厚老实、不爱说话;母亲却脾气暴躁,常与邻居、同事发生纠纷,还嫌老公窝囊无能,并常因一些小事向老公和孙荆山发火。孙荆山也因从小不在妈妈身边生活,从感情和生活习惯上都不太适应他们。
但他更不能忍受的是母亲蛮横粗暴的态度,也不能理解父亲对母亲的听之任之,因而认为在这个家里根本不存在快乐、温暖、友善和亲情。他总是把自己关在属于他的那个小空间里,做完功课便蒙头睡觉。在学校里,看到同学们喜笑颜开的样子,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听到同学谈起妈妈的话题,他在羡慕的同时,深深地感到自卑和无奈。
孙荆山木然的表情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使同学们感到不易接近,纷纷远离他,这更使他觉得孤独无助,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理解和接受自己。
他很少与别人说话,即使在集体活动中也会感到孤立无援。时间一长,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和空虚时时刻刻在折磨着他。上课时他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整日心情十分压抑,性格也越来越孤僻、怪异。孤独封闭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性格特征,一个人如果长期被孤独感所笼罩,势必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心理也会提前老化。正像孙荆山,他长期情绪抑郁、精神委靡、多愁善感、寡言少语,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引不起他的兴趣和爱好,因而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除了上学、吃饭、睡觉之外,他再无其他生活内容,缺少情趣和亲情,没有朋友和知己,遇事总感到困难重重,社会适应能力相当低。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萌发各种社会动机,形成合群、归属的心理需要。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合群行为和归属感得到强化,就会产生友爱、欢悦的心理体验。相反,当一个人的合群行为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忧愁。长期被孤独感困扰的人,内心的感受会固定下来,形成孤僻的性格。
孤僻者被沮丧、消沉、自卑、抑郁、忧愁,甚至仇恨、愤怒等有害情绪所控制,心情烦躁不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长期的孤独感还能明显地改变人的生理环境,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的孤独症患者一旦患病,由于平时离群索居,不与人交往,因而缺少来自别人的关心和安慰,倘若一时想不开,很可能失去战胜病魔的信心,甚至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从而走上轻生的绝路。
【妈妈应该这样做】
面对孤独的孩子,妈妈应该怎样办呢?建议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鱼鱼是个胆小孤僻的孩子,没有一个伙伴,在学校里独来独往,回到家中也不出门,周末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妈妈见鱼鱼这样,很是担心,就鼓励鱼鱼试着跟同学多交往。开始的时候,鱼鱼总是害怕,还因为不善于交流,跟同学闹了很多矛盾。但是妈妈总是鼓励和帮助鱼鱼。渐渐地,鱼鱼有信心了,也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尽量使孩子和同学在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切磋人生,通过广泛的交往寻觅知音。有些孩子虽然身边常常朋友成群,但是真正能与其分享快乐和忧愁的却没有几个,所以也会感到孤独。因此,培根说:“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有了知心朋友,小学孩子彼此之间就能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高兴时有人分享快乐,悲伤时有人分享苦闷,感情有所寄托,就不会感到孤独了。2。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五年级的常浩,以前是个孤僻的孩子,但是现在他的朋友很多。在二年级的时候,妈妈看到别的孩子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谈论某个话题,而常浩什么都不懂,只是站在旁边傻傻地听别人说,妈妈就决心培养常浩的多种爱好。经过一番努力,妈妈终于培养出了常浩的多种爱好,而每种爱好都让常浩交到了几个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孤独的孩子往往兴趣狭窄,如果兴趣广泛,孩子便能在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活动中寻找乐趣,充实生活,当一种活动不能满足孩子自己的需要时,还可以进行另一种活动。另外,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人,也容易广泛地交友,这可是治疗孤独的良药。
3。让孩子正确看待孤独。
有的孩子喜欢嘈杂的环境,总希望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即使是很短暂的孤独也不能忍受。其实,作为正常的
《妈妈每天都会为上小学的儿子做早餐》 第7部分(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