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牙门建狼纛(九) (第1/2页)
不得无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喜欢谈情说爱的神》最快更新 [aishu55.cc]
半月后,我与义城公主漫步在白道川的野外。
黄土上冒出浅浅、稀疏的几茬草,贪吃的马低下头咀嚼几口,泡沫浮在嘴边。
我从空气里嗅到特别的青草香气,回眼正见这一幕,于是随手拨了拨马脖子,得它吁吁两声的回应。
——这是吃饱了?
我在心里琢磨着这马的不言之言,未语之语。
“在突厥这么多年,若不是云平你来,又陪我说了这么多,都不知道大梁变化这么大。”背对悠悠长天,义城公主牵着马,边走边和我闲话,“说起来,我还没有去过东都呢。——那时出嫁,先帝是在长安送的我。”
我回过神,“姨母说长安,长安倒是没有什么变化,迁都以后,皇城内外仍留下了不少人。舅舅西巡时候,回去住了一段时间,直叹与昨日无两般。”
“哎——”义城公主感怀,“我真想再见见长安,尤其阳春三月,灞柳风雪。”
我但笑不语。
两个女人,尤其是两个孤单的、沦落在异国他乡的女人,只聚在一起偶尔说些琐事聊聊回忆——心生几窍,如何斗智暂且不问——起码面上看来,已经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亲密了。
扶苗与软芳就跟在我们身后不远处,隔开后面的护卫。广袤的草原上,我们的说话声被风轻易吹散,无人可以听见。
义城公主看着我,轻声道:“三天之前,有人传来消息。高句丽那里,梁军围辽东城,十四日不克。”
“三天之前?若再算上路上耽搁的时间,今天应该是第二十天了吧。”
义城微微颔首,“皇帝对高句丽有必取之心,已亲临阵前扎营,又命人在城外磊土直至与城齐平,取道破城。此外原驻于后方的剩余云骁军也受命全部北上,押送粮草与军械,以及支援攻城之事。”
我不语,良久,才说:“高句丽危矣。”
大梁国力毕竟胜于高句丽,若舅舅当真欲倾民力和储备打这一仗,即便辽东有天险相护,拿下高句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义城公主叹一口气,真心祝愿:“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梁国国力强盛,才是她和亲公主最强大的后盾。
撇开私情好恶不谈,也许我们这一群人中,义城公主才是最希望梁帝能顺利拿下高句丽的人。尤其希望这胜利到的越快越好,代价也越少越好,如此才能震慑周边,和突厥那些蠢蠢欲动的心思。
牵着马,我们继续向前行。
作为突厥的可敦,义城公主素有巡视牙帐周边镇民的习惯,呆在突厥牙帐的这半个月,我几乎一直和她在一起,也陪着看了许多北地的情况。
而今天出行,则是去白道川南边的武泉县巡视民生,也顺路去昭君的墓。
“武泉那里原有北魏设置的旧榷场,互市交易,现在虽然已经弃用,但相比于白道川附近的其他镇子仍旧要繁华一些,有些集市的模样,也可以使用钱币。”义城公主娓娓道来,甚至饶有兴致地建议我说:“云平到了那里,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
我点点头,又问:“昭君墓也在武泉县里吗?”
“那倒不是,昭君墓在蒙水之南,武泉县还要东边一点。”义城公主一顿,忽然道:“云平你知道吗?在白道川,昭君墓还有一个名字,叫青冢——北地草皆白,唯昭君墓远望为青。”
我勾着马的下巴,笑着说:“哦?那应该是有什么特殊的道理吧,或许是种了什么草?”
义城公主却摇头,她看向远方,说:“白道川的人都说,这是上天对昭君的祝福。”
“呼韩邪归汉后,昭君出塞,为塞外带来了作物,以及耕种和织布的技艺。传说中,她和单于走到哪里,饥荒就会停止,她死之后,匈奴倾国成仪为她送葬。北地的百姓每人捧着一抔土洒在她坟前,由此以后,那山头年年青色。”
我脚步稍慢,“……公主以昭君为范?”
汉宣、元二帝时候,匈奴分裂内乱,战争频发,又逢饥荒,人民苦不堪言。匈奴的呼韩邪单于败于其兄,也是入汉称臣,承诺为北藩,替大汉守北面门墙。于是在汉的帮助下,他平定了匈奴内乱,归于漠北,元帝时候,又求娶宫人王嫱为阏氏。
“我和王嫱?呵,那还是不一样的,毕竟我是公主啊。”似嘲实以慰,义城公主说,“不过其实我很高兴,出塞以后,我第一个是看见了昭君墓,也先听到了这样
《谈情说爱的话》 54. 牙门建狼纛(九)(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