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25章 大乾将士何在 (第1/1页)

彩色键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宋亡国的话,苗将军也敢随意说出口,就不怕我们守住江陵,击退乾军之后,苗将军被人诟病吗?” 刘正彦说道。 苗傅则是一脸的无所谓:“我也不是想涨他乾军士气,灭我宋军威风。但大战在即,你我二人,还有这五万将士,对于此战的信心还有多少,其实谁都很清楚。诟病?”苗傅笑了笑,“等我们能守住了再说吧。” 苗傅的言外之意就是,想要被诟病,那也得有命被诟病才是。 “无论如何,我们只能死守。”刘正彦眼神坚定地说道。 “刘将军莫要提醒了,这个道理我也是知道的。咱们两个死守,就算守不住了大不了就是一死。但如果逃走或是投敌,家中老小就会受到牵连,你我二人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家人被当做人质,我心中有怨,这才说出这样的话。” 刘正彦没有接话,心中却也在想着什么。 苗傅这时又说道:“当年率军南下来江陵之前,我那孩子还不到一岁。如今五年过去了,那孩子应该已经跑得很快了吧。” 五年的时间,未有与儿子见过一面,纵使是沙场上见过鲜血的武将,也甚是牵挂和思念。 刘正彦也心有感慨:“一定要守住江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回去见到想见的人。” “但愿吧。”苗傅说着,语气中没有什么信心,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于是开口转移了话题,“福建那边闹了饥荒,听说有农民造反了,而且规模还不小。” “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刘正彦接话,“福建安抚使陈迈派人来过这里,意思是让我们分兵去平叛此次祸乱,他这想法,简直是在异想天开,没有陛下的旨意,江陵府的一兵一将怎敢随意往其他地方调动。” “估计也是束手无策了,大灾之年遇到如此战乱,朝廷管不了这些吃不饱饭的农民,这些农民选择造反也是常事。只是此种时局下的农民起义,可谓一呼百应,要是放任不管,估计又得出现一个贼寇了。只是相比即将来犯的乾军,这群造反的农民又算得了什么。” “说实在的,我倒是愿意去对付那些造反农民,而不愿意面对乾军。” 苗傅一脸坦然地靠在椅子上,望着西面的天际:“莫怕莫怕,有死而已。” 江陵以西三百里地,乾地夷陵。 夷陵城的南面靠近大江,周边多为平原地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夷陵城内,有王禀的黑龙军元帅府。 自五年前离开成都之后,王禀便一直率领黑龙军驻守此地。 这五年来,他请战东征数十次,却都没能得到叶凡同意东征的旨意。 如今,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天子亲率两万水师朝这边来了。 元帅府内的正堂中,王禀来回踱着步,心情有些激动,有些兴奋。 因为按时间推算,叶凡今日便会到达夷陵,这代表着大军即将东征。 他渴望东征,是因为他渴望统一,渴望大乾早日一统天下,真正做中原的主人,天下人不再以叶贼称呼他的圣上。 渴望有一天能看到叶凡口中那个万国来朝的大乾王朝。 如今的他,已经五十一岁,自觉没有太多的时间,因此更加急切想要看到那个万国来朝的大乾。 急切在这个还能上战场的年纪为大乾南征北战。 “启禀元帅,后方传来消息,我大乾水师离此处只有五十里。” 堂外,传令兵有些激动的声音传了进来。 王禀闻言,同样激动地下达了命令:“快,传本帅军令,除守城将士外,城中所有将士,皆随本帅一同出城迎接圣上。” “属下领命。” 传令兵离开后,王禀也急忙走出了正堂。 两刻钟后。 大江之上,叶凡换上了龙袍,立于船头,观望着大江两岸的风景,一时间突然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自己来到这个大宋朝,已然过去了整整九年。 相比垂暮之年李太白的人生感慨,叶凡这九年的经历其实算不得什么,但这天下却也因为自己的到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由此矫情感叹也不算什么。 前方,夷陵城的轮廓显现而出。 叶凡身后,施平安开口说了话:“陛下,前面就是夷陵城了。” “夷陵,夷陵之战。”叶凡喃喃自语。 心中想着些什么。 若非关二爷的大意失荆州,或许蜀汉便没有夷陵之战的大败,如果没有夷陵之战的一败涂地,蜀汉能一统天下也说不一定。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历史没有如果,人生也是一样,所以会惋惜,会懊悔。 三百多艘战船临近了,停靠在大江北岸。 北岸,是平原地势,数万黑龙军将士列阵以待。 王禀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望着前方停靠的一艘艘战船。 其中一艘战船上,挂着的并非黑色旗帜,而是一面黄色旗帜,旗帜中央同样绣有一个大大的乾字。 所有将士都将目光望向了有着一面黄色旗帜的战船,望着战船船头矗立的那道身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大宋做御医》 第325章 大乾将士何在(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