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3部分 (第1/4页)

西门在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又哪里来我们整然有序的校园和窗明几净的环境?无论你是否关注过他们,他们总是那样默默的劳作着,对于他们,这是生活的方式,而对于我们,得到的是环境的净化和心灵的愉悦。

如果说我们是鱼,那他们就是水。让我们来听听来自水的声音吧。

一个早晨,走到拉面馆里,今天的生意好像格外的冷清。店里连我一共六七个人,我看见从操作间走出来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随手提起一块菜饼,打上一碗红豆粥;料想这位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拉面馆的老板了。于是走上前去,在他的对面坐下。

“师傅好啊,您就是这个拉面馆的老板吧。”

“小兄弟好啊,我不是什么老板,我只是一个看店的。”

“师傅从哪里来啊。”

“我们是从甘肃来的,来到杭州有11年了,也算是半个杭州人了啊。”

“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我觉得你们拉面馆里的东西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让人吃了还想吃啊。”

我们的菜里面有一放了各种香料,这样吃起来觉得特别的香,这也是清蒸食品的一大特点。”

“请问师傅怎么称呼?”

我姓马,你叫我马师傅吧。”

“师傅你也姓马,看来我们500年前是一家啊,哈哈,我也姓马啊,还有我们班有一个甘肃武威来的也姓马。”

“哈哈,十个回回九个马啊。我们那边几乎都姓马。”

看来回民对马的感情丝毫也不亚于蒙古族。

上午上完课,我起身到教室外面透透气,吹吹风。我看到一个伛偻的身影正在吃力地扫地,于是走上前去。

“我来帮你扫吧。”

我看到那张饱受社会不公,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的脸上放出光来。

“谢谢你,同学,我第一次看到你这么好的同学。你是第一个帮我扫地的人。”

“这有什么,我们能有这样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全靠你们的辛苦,我帮帮你是应该的。”

“还是我来吧,你的衣服会弄脏的。”

“这有什么,我看你年纪也不大,为什么不去学些手艺呢?”

“没有文化啊,我们最羡慕的就是你们学生,你们有文化。”

“没有文化可以去学啊,有谁生来就有文化的呢?”

“可我们是农村的,家里穷,没有机会学啊,现在年纪一把了更不行了。”

“现在你们这样辛苦一个月有多少收入啊?”

“400来块钱吧,要在外面租房子,日常开销很紧张的。”

是啊,400来块钱在杭州能做什么呢,我不用太大的开销,每个月的生活费还要600。

骑在路上,我不禁想,其实他(她)们是最需要我们关怀的人啊,他们很愿意与我们交流,只是觉得和我们身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比起来他们的地位太低微了,他们不好意思开口。

与他们的交流让我懂得了这个世界不仅有鲜花,蛋糕,还有饥饿与贫困,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帮助。

忽然觉得肚子开始饿了,于是很自然的想到去食堂。走进一楼食堂的大门,看见一群工作人员正坐在一起聊天,这样的好机会岂能放过。我买了一杯可乐坐在了他们的中间。与其中的一位看来面善的大叔攀谈起来。

“大叔好啊。”

“你好啊。”

“大叔是作什么的”

“哦,我是楼上辣味专窗的,姓王,从建德过来的,老婆在楼下江南风味做。”

“看来大叔挺会侃的啊”

“哈哈”大叔的笑声很豪爽。

“我最喜欢和你们学生聊天,你们有文化,比我知道的多,和你们聊天实在是很开心的事。”

“我最喜欢和你们这些烧菜的啊,扫地的啊聊天了,和你们聊天可以增长我的见识,毕竟现在我生活在学校里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但毕竟将来要踏上社会的。和你们多交流可以让我少走弯路。”

“你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学生,我有一个儿子,现在在读初中,是寄宿制的学校,我们夫妻两个在外这样辛苦全是为了他,为了他能够早日考上理想的学校。可是这个学校太过分了,我没有和一个学生说请就被罚了50块,说我没有用礼貌用语。”

“你们本来钱就不多,说不说请我们学生并不在乎,这样罚太没道理了。”

“学校里这样严格本来没有错,只是我们没有这个

《冯至彩色的鸟》 第3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