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3部分 (第1/3页)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郧澳憧梢匀ヒ桓隹盏厣希�衷谠蛑荒苋サ鲜扛呔瓢衫铩�

后记:身体啊,身体(2)

一种情况开始变得显而易见:身体比精神享有了更大的优先权。这使得各种虚妄的身体一元主义者在摧毁精神价值时变得毫无顾忌——在叛军队伍中,女权主义者的身影分外显眼。性别不再是一个生物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任何宣讲男尊女卑的思想在政治上都是错误的。身体作为女权主义者的武器,作为消费符号,作为最后一种媒体……盛装登场了。乳房不再是哺乳装置,而是一个或者两个广告位。当一切如此确定无疑的时候,人的行为在一种全面繁盛的自由态势下整齐而划一。在这里,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某种阉割术的影子。事实上,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复制,标准化,非人格化,本身就是一个个阉割隐喻。

遗憾的是,我并无意在这条理路上刨根问底。精微的身体政治学技术能够让我眼目明亮地对包围我、让我喘不过气的日常生活进行审察,对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城市现实给出常常令人击节的解释,但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一种强大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沾沾自喜于对它做出华丽的解释,我们要改造。这也就是本书越写越慢的原因——我的兴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移:我重新开始关注“人”,而不是结构主义的那一堆陈词滥调。

我战战兢兢地从主体性哲学的故纸堆里淘出一系列概念:他者,主体性流溢,主体性凝聚,主体间性,主体间离……我想据此对他者世界客体化后的人的救赎问题进行探索。我不得不重新重视精神问题——尽管它早已放弃了对肉体的统辖权,但毕竟,只有它才能让“自我”这个可以约减的概念丰满起来。不受精神规定的自我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请仍然不要误会,我无意于恢复理性的尊严和荣光。得益于长期以来的剧场观摩和战争画面观摩,我将会借用两个词语:信任关系与仪式感——经由此,孤独的人也许可以找到回到群体中去的力量与方法。所有这些未竟之意,我希望在下一本著作中能得到明确表达。

我看到了存在主义精神的复苏——一种“自由选择”道路之外的道路。

再次回过头来,我因自己的狂妄与无知而深深羞愧。

我不得不感激资深出版家刘兰生先生,正是他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但我却在此喋喋不休;我还得感激我的家族,他的冷峻、严谨、适度的激情以及并不令人生厌的耕读传统让我受益匪浅。我特别感激素有智慧与创见并博学的我的朋友阎海东先生,在我写作最艰难的时候,他经常能给予我最切实的指导与帮助——多年以后,这本书也许变得毫无价值,但我无法忘记在北京阴冷的冬天我们针对一个问题居然有耐心讨论那么两天两夜。

我要着重感谢的是我的亲密朋友陌上有狐小姐,她不但在生活上照料我,使我有足够的业余闲暇完成本书,而且她总能在第一时间指出本书各个章节的欠妥之处,使本书在逻辑上更趋严密。这本书我首先是献给她的。

我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以及我的同事们。我最后感谢关心我的创作的朋友们。

马陌上

mamoshang@

2006年9月17日,北京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历史那面好玩的底子

文/老圈

从黄仁宇到吴思再到易中天,事情渐渐明朗起来。在一片国学复兴的叫嚣声中,任何人都不得不亮出态度。是的,“国学辣妹”声称把青春献给了孔子,而于丹则花枝招展地试图帮大众剥开圣人的微言大义。整体而言,在陈寅恪钱钟书们一一谢世之后,历史以及挂在历史这枚钉子上的国学,日渐像可乐中的气泡一样,尽管不时扑面而来,终究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丝甜味。

嗯,在大众群起将手伸向历史这枚软柿子的时候,作为严肃的历史写作者,该给片片狼藉的餐盘中撒进什么样的作料?

这是一个问题。

本着解决以上问题的真诚态度,敦煌文艺出版社的“中国封底”丛书跌跌撞撞,终于在2006年底上到了书店最不显眼的架子上。

这个值得不断玩味的丛书名首先暗示了选材上的信息。嗯,作为一个个职业群体,妓女、阉人、方隐和禅僧,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并不像今日的封面女郎一样耀眼,他们更多时候处于幕后,以不能令人察觉的方式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他们理应被记载在历史的封底上。这样的群体还可列举出很多,比如谋士、商贾、侠客

《帝国阉宦简史你所不》 第13部分(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