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部分 (第1/4页)

一半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清华大学。吴晗在清华得到了一个半工半读的机会,一边刻苦攻读,一边钻研,遂发表了大量文章。凡是吴晗发表的文章和史学考证,常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确实很有分量,因而受到当时和以后许多史学家的重视。夏鼐同志在《我所知道的史学家吴晗同志》一文中说:“吴晗同志学识渊博,而且博而能专。……” 夏鼐:《我所知道的历史学家吴晗同志》,《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又说:“吴晗同志干起事来总有那末一股劲儿,勇往直前,热情洋溢,但是从来不计较报酬、名义和地位……”同上。吴晗在清华上学时的老师郑天挺教授说,吴晗是一个“有学力、有能力、有魄力的历史学家”郑天挺:《有学力、有能力、有魄力的历史学家——追念吴晗同志》,《光明日报》1979年9月18日。。吴晗在中国公学大学部上学时的老师王庸教授说,他所教过的学生中天分高而用力勤的,只有二人,后来都有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吴晗同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陶孟和称赞吴晗“有国士之风,可托任大事”苏双碧、王宏志:《吴晗》,《*党史人物传》第7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二 高尚情操

吴晗青少年时代,不仅学习勤奋,尤其可贵的是他高尚的情操。

“*”后,我去看望史学界老前辈、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罗老是吴晗一生的挚友,也是吴晗青少年时期的同学,对吴晗的了解是很深的。我去看望他,这位老人痛悼吴晗泣不成声,他还说,吴晗不仅勤奋好学,他对明史的造诣很深,而且具有高尚情操,他对朋友忠贞不渝的品质也是世所罕见的。

袁震与吴晗是30年代清华文学院的学生。那时,我家经济窘困,家中无力供应吴晗升学。吴晗经过艰苦奋斗,于1931年夏考进了清华大学历史系二年级。在清华,他是一个有名的穷学生,全靠半工半读和写文章卖得稿费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费,还要负担弟弟吴春曦上大学、妹妹吴浦月上中学的全部生活和学杂费用,并要偿还父亲生前欠下的400元银洋的债务。吴晗学生时代的生活和学习是很艰苦勤奋的,母亲亲手为他纺织制作的一件兰土布长衫一穿就是好多年,母亲为他亲制的布鞋穿通了底还修补了继续穿。吴晗在清华生活上的困难,学习钻研上的勤奋是非凡的,在莘莘学子中是个有名的穷学生。

1933年,吴晗24岁。说也新奇,当时清华大学有一位曾被誉为“校花”、比吴晗高一个年级又比吴晗大两岁的文学院女生,竟谢绝了当时清华教务长(一位年轻留美博士)的追求,而偏偏爱上了一个尚未成名的穷学生吴晗。这位女士,就是后来成为吴晗夫人的袁震。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吴浦月 吴晗的青少年时代(5)

在清华时,袁震爱吴晗刻苦勤奋学习,聪明有才华;吴晗钦佩袁震思想进步、博学有见识。有一次,吴晗说起胡适的治学方法时,袁震说:“你常提起胡适,是不是因为胡适比你高三尺?!”吴晗风趣地答道:“若说胡适比我高三尺,那袁震要比我高一丈!”吴晗、袁震这一对清华老同学,在学术上他们互相仰慕,在感情上他们日益亲密,终于成为伴侣。

袁震先患有肺病,后来又患骨结核并去掉两节脊椎骨,全身固定在石膏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每天都要由吴晗与其弟吴春曦(当时也住清华大学)两人抬到露天晒太阳(紫外线杀结核菌),在经济上她也是“两袖清风”,还靠吴晗接济些药费解决医疗费用。而吴晗当时虽然是个穷学生,但学有专长,深得当时学术界两位名人——胡适和蒋廷黻的看重。在吴晗即将毕业时,争着把吴晗罗致自己门下。胡适要吴晗到北大任教,而清华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则破格提升吴晗为清华大学教员,破格要他担任研究生的课。这时候,吴晗年轻,壮实,正是春风得意的年华,学术声望正在扶摇直上。如果是一个爱情稍不坚定的人,对袁震这样一位既病又穷的姑娘,早已断绝关系,丢弃不管了。在吴晗与袁震结婚前,吴晗已受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之聘到昆明当云大教授。不久,清华与北大、南开一同南迁至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吴晗又回到清华教学,并兼云大的课,这时吴晗28岁,袁震还留在北平。

彼此遥遥万里相隔,只有“两地书”频频往返。那时吴晗已被人誉为名教授了。像吴晗这样未婚的青年,追求他的女大学生为数不少,可是吴晗对袁震的爱情坚贞不渝,绝不旁骛。吴晗学问日增,声誉日高,而袁震患肺结核、骨结核,后来,还因子宫瘤而被摘掉了子宫,然而,吴晗对袁震的爱情

《怀念过去美好时光句子》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