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1章 周皇后 (第1/1页)

天策大酱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午。 朱纯臣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家里。 朱国弼,赵之龙,徐允祯等人,亦是纷纷各自归家。 一个个,皆好像是丢了魂似的,走在路上,止不住的唉声叹气,好像是行尸走肉一般。 从今天起。 他们失去了一个巨大的收入来源。 每年京营三百多万两银子的粮饷,从今天开始,再也不会与他们产生任何的交集。 不止如此。 就是他们在京营里面的差衔,怕是要没了。 毕竟,京营都没了。 他们难不成当一个光杆司令? 几家欢乐几家愁。 朱纯臣等一众勋贵们愁眉不展时。 朱由检在皇宫里,却是大摆宴席。 少有的,招待了几个大臣。 “陈爱卿,眼下才不过四月,这个月发往京营的粮饷,就不必发了,明日便京营给裁撤了就是。” “是,陛下。” 陈新甲连忙点头。 一旁的户部尚书相李待问闻言,他老人家面露喜色,感慨。 “陛下,有了几百万裁撤京营后省下的银子,老臣这个户部尚书,总算是能够喘口气了!” “李爱卿所言极是。” 朱由检微笑点头。 随之,他目光扫向陈新甲。 “辽东军费开支,一年再加上两百万两,应该够了吧?” “够了,陛下,绰绰有余了。” 陈新甲连忙说。 随之,又提议。 “只是,朝廷当下如若是裁撤了京营,则京城之内,无可用之兵也,所以,陛下还须再编练支新军才是。” “这个朕已经在考虑之中了。” 朱由检点点头。 北京城这么大个城池。 大明朝又有天子守国门的说法。 可是,国门那么大。 北京城城墙上的垛口就有四万余个之多。 哪怕一个垛口后面只站一个士兵,也得四万人才能勉强把城墙给站满啊! 光靠崇祯皇帝一个人,一个天子,是万万守不住京城的。 他要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历史上也不至于一个人吊死在煤山上。 所以,为了京城的安全着想。 朱由检还是要再练上支新军的。 他说。 “这编练新军一事,只剩下了一百余万两银子可用,所以,这银子须皆花在刀刃上成,陈爱卿是兵部本兵,不如,就由陈爱卿先行拟个章程送到朕这,由朕看过之后,再做决定。” “陛下圣明。” 陈新甲连忙送上一记马屁。 随之,又开始苦恼,究竟该如何的编练军队呢? 送走了一众朝臣。 朱由检心情大好之下,喝的有些微醉,他也不去批阅奏折了。 径直的,便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往乾清宫去了。 乾清宫里。 周皇后一直在这恭候着朱由检回来。 见朱由检一身酒气的回来了。 她面色一喜。 “陛下今天是遇上高兴的事了,才喝了多酒吗?” “那是。” 崇祯皇帝点点头。 随之,吞吐着酒气。 大着舌头,扫视着面前虽然的美妇人周皇后。 “朕今天高兴啊,朕今天,一口气省下了三百多万两的银子啊,三百多万两啊。” “有了这笔银子,大明,大明中兴指日可待,指日可待。” “行了万岁爷,您醉了。” 周皇后没好气的将朱由检给掺扶到了一旁的床边。 心里在嘟囔。 这话,我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 而一旁,朱由检却是一边手脚不老实,一边唠叨着自已的“丰功伟绩”。 听完了朱由检的话。 一旁的周皇后连忙的夸赞道。 “万岁爷英明,竟然就这么的,把那帮勋贵们给收拾了,这一年省下来三百多万两的银子,咱家大明的日子,能好过不少了。” “那是。” 朱由检点头。 随之,又凝视着面前的周皇后。 沉吟了片刻后。 他正色起来。 “皇后,你有所不知,此事,实际上并非是朕的主意!” “哦?” 周皇后有些惊讶。 “那是?是朝中的哪位大臣?” “不不,不是朝中的大臣。” 朱由检摇了摇头。 随之,他压低声音。 “是咱们儿子,烜儿说的。” “烜儿?” 闻言,周皇后顿时露出惊讶。 随之,眼圈就红了。 “是烜儿?” “烜儿他不是一直犯有脑疾,哪能出的了这种主意?” “烜儿的脑疾,这些日子已经好了。” 朱由检解释。 “真的?” 周皇后大喜,朱慈烜是她的儿子,当听到儿子的病好了之后,周皇后哪里不高兴? 随之,她犹豫了片刻,恳求道。 “皇上,我,我想出宫,看看烜儿,怎么样?这么多年了,我这个当娘的,连孩子的面都没见过,我,我觉得实在是亏欠他太多了……” “见见烜儿?” 崇祯皇帝陷入了深思。 随之,他点点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我竟然是皇长子》 第31章 周皇后(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