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绝对零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悄苡牖始伊�觯�绕涫且晃换实壑影�幕首咏崆祝�么�隙ㄊ怯械摹�
至于李世民那边,应该也很乐意与太原王氏这样的大家族联姻。虽说李世民素来讨厌山东世家,却也是又爱又恨,不能一棒子打死。
又打又拉,恩威并施是最为妥当的做法,打压了荥阳郑氏,对崔家多有提防,与王家联姻是很不错的安排。
从历史经验来看,确实很有可能。
只是貌似历史上李治和王皇后并不和睦,并非琴瑟和谐,而且没有孩子,最终闹得被废的下场。
想想还是挺遗憾的,虽然再皇家和政治面前,这都不算事,但是吧,夫妻关系还是和睦写的好。
尤其是李治现在还年少,如果让他早早对婚姻生活丧失信心,那麻烦可就大了。再者,因为武二娘子在谢家的缘故,谢逸总觉得有愧于李治,所以尽量想要补偿他,让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所以此番晋阳之行,与王家见面,尤其是女孩见面,必须要特别谨慎。为晋王殿下的终身幸福,少不得要多操心啊!
……
在黄河以西耽搁了两三日之后,秋雨渐渐停歇,李治和谢逸准备渡河东去。
所选择的地点还是蒲津关,此处在秦汉时名曰临晋关,顾名思义,显而易见。楚汉相争之时,韩信正是从此处渡河,平定了西魏国,然后兵出太行山,才有了后来背水一战。
隋末天下大乱,李唐军队也正是由此从容进入关中,在关陇贵族的支持下,夺取都城长安,掌握关中要害,从而一统天下。
毫无疑问,蒲津关乃是一处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前几年北伐东边突厥,很多粮食军械等物资也都是从这里运送到河东,然后运往云中、定襄等地。
纵然如今是和平岁月,此处也驻扎有一定的军队,保护这条河东前往关中最便捷,最要紧的道路。
晋王要过河,地方官员自然是准备充分,早就备好了船只,唯恐有什么闪失。
虽说战时这里搭建有浮桥,但平素并不方便,更何况如今秋汛正严重,浮桥很难固定。这个年代,又没有什么斜拉桥,悬索桥之类的设计和钢铁桥体,所以最方便稳妥的还是渡船。
庞大的随从,加上五百多护卫的士兵,过河需要的船只不少,可以说几乎将渡口附近所有的船只都征调过来。
以至于很多过河的人受到耽误了行程,想要过河而不能,但略微打听是皇子渡河,也就乖乖闭上嘴巴,没什么可说的了。
不过其中也有例外,倒不是说此人胆大妄为,大放厥词,而是 此人颇有地位,一番说项之后,蒲津关的守军不得不给他行个方便,让他和晋王殿下一道过河。
原因无他,盖因此人姓王,来自晋阳。(未完待续。)
第二六九章 慕少艾
蒲津关前,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随从被士兵们放行,得以前往河畔的码头。
此举让不少的商旅过客相当的羡慕,晋王殿下过河,整个蒲津关封锁之时,还能够从容过关之人,恐怕不简单。
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此人姓王,来自于晋阳。
这么一说之后,商旅们也都释然了,晋阳姓王的多半是出自于太原王氏,五姓七宗之一的世家。
说句不好听的,在河东地面上,太原王氏那就是超然存在。势力很大,尤其是在政治、商业和文教方面。其下闻喜裴氏这些家族难免逊色几分,甚至是驻守河东的英国公,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都得卖王家几分面子。
蒲津关乃是出入关中和晋地的要害,王家在此打点,有点人脉和特权也在情理之中。太原王氏的身份也是一种资格象征,说明他们有这个资格与晋王殿下一道同行。
所以只能是羡慕,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却说那王姓中年男子缓步而行,转身道:“妍儿,待会到了码头上船时注意些,今日不比平时,晋王殿下也要过河,我们要晓得避让知道吗?”
“是,父亲放心,女儿省得。”身后一个锦衣款款,头带面纱的女子轻轻点头。此女看着身姿婀娜,仪态端庄,颇有大家闺秀的气质。虽看不见容貌,但从声音来判断,应该年岁不大。
“嗯,你堂祖母寿辰将至,我们必须得回去,前几日因为父生病耽误了归期,否则也不必这么着急。”中年男子轻叹一声,言辞中似乎隐有无奈。
“父亲,拜完寿我们就回长安便是,晋阳老家……不待也罢。”年轻女子小声规劝。似乎颇有主见。
《唐朝败家子一次性看完》 第12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