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绝对零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到刘思根过来,花云不由大喜,连声道:“根儿,你快带着姨娘和弟妹们先走,我随后便来。”
刘思根自然明白花云的意思,不由把刀横在胸前,大声说道:“姨娘,你先走,孩儿在此断后!”
花云还想抢着留下,却见刘思根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沉声道:“姨娘,来不及了。姨娘若是再不走,孩儿便自刎在姨娘面前!”
见此情景,花云无奈,只得狠狠地跺了跺脚,扭头奔回宫内去了。
过不多时,数百名女卫匆匆赶到刘思根面前,齐声道:“大皇子,云妃娘娘令我等前来相助大皇子。”
早年刘子秋成立女卫的时候,人数近万,这些年天下太平,女卫人数也逐年裁减,现在只剩下不足五百人,几乎全部被花云派了过来。想到花云身边只剩下寥寥二十多名女卫,刘思根不由焦急起来,但这时候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个事实。此时,陆续又一些侍卫退入后宫,加上这些女卫,勉强也凑起了千人。其实,宫中还有数千侍卫,只是猝不及防,一时难以聚集。不过,这些侍卫个个忠于职守,虽然彼此没有呼应,甚至连衣甲都没有换上,就匆匆投入了战斗。正是有了这些侍卫的殊死搏斗,才大大地阻碍了张亮的攻势。不过,侍卫们的伤亡也极其惨重,几乎十不存一。很快,张亮的大军便推进到了后宫的宫门外。
第116章 惊天动地
皇宫内原本并没有城墙,只在前后宫之间人工挖了一条小河,以示内外有别。这道城墙还是两个月前,刘子秋安排人新近建成的。城墙只有两丈多一点,从皇宫外面根本看不到这堵新建的城墙。所以张亮并不知道有这堵城墙,原本指望一鼓作气冲进后宫捉拿刘子秋妻儿的他,只能在城墙外面勒住了战马。不过,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大将军,张亮又怎么会被一堵并不算高的城墙难住?他朝身后挥了挥手,跟在他身后的大队骑兵立刻跳下了马。
经过刚才的一番激战,张亮所部的三千骑兵同样伤亡惨重,只剩下不足千人。而且,这不足千人的士兵们,大多人眼中满不茫然,不知道他们是为何而战。只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司的命令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而是问为什么。所以,在张亮的命令下,立刻有数百名士兵挥舞起手中的钢刀,奋力砍向皇宫内的那些参天大树。很快,一架架简易长梯就出现了内宫城墙之外。
刘思根在城墙上看着下面忙忙碌碌的士兵,终于沉不住气,大声喝道:“张亮,父皇待你不薄,你因何谋反?”
他的内功得自刘子秋的真传,经过十多年寒暑不辍的苦练,已经颇具实力。此时放声喝来,字字句句都清晰地传入在场的每个人耳中。许多士兵不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神情犹豫起来。
长期以来,刘子秋在训练大汉士兵的时候,一直强调忠于国家、民族还是忠于皇帝个人的问题,只要对国家和民族有利,就算推翻皇帝也无所谓。刘子秋这样做,简直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但是来自后世的他却很清楚,皇帝的独裁统治是阻碍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最大桎梏。当然,要想改变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固定思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子秋也只是想通过各种办法把这种思想灌输给人们,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一粒种子。只是这粒种子能不能发芽,却不是刘子秋所能决定的。
此刻,张亮能够调动这支军队,靠的就是部下对他个人的忠诚。而皇帝却说过,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他们就可以起来推翻皇帝。现在,他们就在做攻打皇宫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真的对国家、民族有利吗?
张亮知道,这时候如果任由刘思根继续说下去,很可能会动摇军心。想到这里,他不由抽出一支羽箭照着城墙上便射了过去。想当年,他是汉军中第一神射手,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如今虽然生活优越,但这手箭术他却没敢丝毫放松,早晚必然练习。十几年下来,箭术非但没有稍退,反而更有长进。再加上他现在所用之弓也不是当年普通的军弓,而是工部专门打造的利器,这一箭射过去,虽两百步,亦可伤人。
城头上,早的侍卫举起大盾挡在刘思根身前。只听“嗖”的一声响,那箭去如闪电,正射在大盾之上。手持大盾的侍卫竟然站立不住,噌噌朝后退去,很快便在刘思根身前露出一丝空隙。
张亮目光何其毒辣,又怎会放过这次机会,何况这次机会本来就是他故意造就的。只见张亮手一松,又是两支羽箭离弦而去。当年他见识过穆朵丽的连珠五箭之后,回家也是勤加苦练,最终虽没能练成连珠五箭,但连珠三箭却是可以的。只是连珠三箭的话
《纵横隋末》 第23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