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部分 (第1/4页)

瞎说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拥奈�甯呤帧�

棋待诏的职责主要是陪同皇上和皇子们下棋,遇到外邦来宾要求对弈的,棋待诏就去陪他们下几盘。比如《旧唐书·宣宗本纪》中记载:“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

顾师言与日本王子对弈的故事在《册府元龟》中也有记载,不过,对弈的时间与《旧唐书》有些不同,一个说是宣宗大中二年三月,一个说是大中八年。

对局的双方,顾师言是大唐皇家棋手,另一个是自诩为日本国第一的王子,棋具是王子自备的玉制棋盘和冷暖玉棋子。

因为是顶级高手之间的对决,双方自然十分紧张。顾师言奉旨下棋,不敢有半点疏忽,以至于“汗手死心始敢落子”,对面的王子则是“凝目缩臂”,倾尽全力。

两个人的棋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下到第三十三手时胜负已定,无奈之下,王子投子认输,心有不甘地问身旁的礼宾官员:“请问,这位顾师言算是大唐的第几名?”

礼宾官虚张声势道:“他只能算是第三名吧。”

王子说:“希望能会一会第一名高手。”

礼宾官摇摇头说:“您只有胜了第三名,才能会第二名;胜了第二名,才能会第一名。”

王子叹息:“没想到,小国的第一名竟然下不过大国的第三名!”

除了棋待诏之外,百官志中还提到另一种与围棋有关的官职“内教博士”。

在内侍省下的“掖庭局”中,设立“内文学馆”,其中的“内教博士”负责掌教宫人。教习的门类也是多种多样,有经学、老庄、书法、吟咏等,棋艺也是其中之一种。

内教博士的官阶低下,只有从九品下,在高官如云的帝都,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的芝麻官。但因为从属内庭,整日与皇上妃嫔们在一起厮混,他们的地位也有特殊和怪异之处。

正因为棋待诏和内教博士的地位特殊,有心人便善加利用,投机钻营,王叔文便是一个。

神传鬼助下围棋(3)

王叔文是越州山阴人,下得一手好棋,被召入宫,做了德宗朝的棋待诏。

除了围棋下得好,王叔文还颇懂得些谋略。当时,德宗皇帝命他到东宫去,在皇太子李诵的身边侍读。

李诵身体孱弱,宽仁敬师,喜好书法棋艺。王叔文侍奉在李诵身边,平日里除了陪他下棋,也免不了替他做些谋划,日久天长,深得李诵的赏识。他的官职也由苏州司功参军一步步升到起居郎、翰林学士等职。

德宗驾崩之后,李诵继位,就是唐顺宗。

晚唐时代,宦官专权,大唐气数已尽,加上顺宗素来体弱,患有风疾,后来又得了喑哑之症,也就是嗓子说不出话来。

这些自然给了王叔文更大的施展空间,王叔文利用棋待诏的特殊身份,自由出入宫禁,与宦官李忠言等人结党,朝中的许多大事都是王叔文代为裁决,成了权倾一朝的重臣。

作为一位棋待诏,关于王叔文的棋艺,史书上没有留下片言只语,他得以留名,靠的却是在一个病弱的唐顺宗身边弄权。

可惜王叔文时运不济,顺宗只做了几个月的皇上,就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子,也就是唐宪宗李纯,自己很快也命归西天。

王叔文的下场可想而知。据说,当听说册立李纯为皇太子之后,王叔文预感到自己大势已去,竟然嘘唏泪下,随口诵出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引起时人的窃笑。

皇太子李纯监国之后,王叔文便被贬到渝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一带。想必此时的王叔文一定很后悔,后悔自己当初贪权恋势,没有老实本分地做棋待诏,安心下自己的围棋。

权臣落魄,许多时候是要被赶尽杀绝的。做了渝州司户的王叔文也难逃这样的下场,不久他就被诛杀,下围棋的机会彻底没有了。

3

围棋是一种耗费心智、令人沉迷的玩意儿,因为围棋而耽误大事、甚至丢掉脑袋的事,在唐史中也有记载。

王是唐玄宗时代的一位权臣,依附右相李林甫,怙权用事,一路迁升到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又兼京兆尹等职,前后兼任二十余使,深得玄宗宠信,威权显赫一时。他的弟弟王焊为户部郎中,也是一个五品之职。

王氏兄弟二人官运亨通,想法也就渐渐多了起来,据说还曾请来一位术士为他们卜测将来有没有王侯之命。大概他们自己也感觉玩得有些过分,万一术士将此事传扬出去,可是一件掉脑袋的大事。两个人

《唐代古人》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