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91章 大威天龙 (第1/2页)

小虾和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才四五十平方米的湖心沙丘,被当做临时决斗场。为了照明和观看,岛上点起十几堆篝火和灯笼。

所有的画舫船,都围绕在小沙丘周边,让人热血沸腾的《天兵破阵乐》开始奏响。

第一个上场的阿波菲,右手是像大号绣花针的迅捷剑,左手是短匕首,螃蟹一样的对准傻大胆。

这种双持刀剑,兼顾长短距离的配合打击,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类似的武器和技法,称为“参差剑”。

与正规战场军阵不同,双方都没有穿戴甲胄。小衙内干脆只穿裤子赤膊上阵,故意露出浑身馒头一样的肌肉群,引发围观女宾的一片尖叫。

与传统武术中,致人死地的“将门拳”不同,他这次没想把事情搞大,就使用江湖械斗武艺,想着教训一下葡萄牙人就算了,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小衙内左手,是明朝江南打行常用的,约八十厘米长的檀木短棍,目的是防御和破坏,右手才是用来放血的雁翎刀。双手一攻一守,一阴一阳互补协调。

“你远来是客,我让你三招。”

这里不是平坦的现代搏击擂台,为防止脚步虚浮而摔倒,小衙内以侧马步应对。

“好,我今天就教训一下,你这个不知道尊重绅士的野蛮人。”

小衙内原本只想杀杀西法党的锐气,却被这句话激怒了。

两千年的历史证明,东倭、西夷、南蛮和北寇,看到中国虚弱,就扑上来吃肉喝血;发现中国强大时,就装作爱好和平、友好亲善。

当时的葡萄牙,经过1521年的屯门海战、1523年的西草湾之战后,发现打不过明朝,才乖乖掏银子租地。到了清朝末年,就反客为主赖着不走了。

古今中外的雇佣军,心中没有祖国、没有民族、没有信仰,只是为了钱财而杀戮的野兽,今天竟然装出正义凛然的模样。

来不及生气了,阿波菲连续直线突进,用欧洲传统剑术中的劈挑,以“V”形袭扰对方握持武器的手部。

这与迅捷剑,发展到现代奥运比赛项目的重剑运动,在技术技巧上略有不同。

小衙内严格按照,“膀乍打人、胯乍踢人”的传统武训,死死盯住阿波菲的腰胯和肩膀,以“一退破千招”的方式,躲开两次打击。

对方的动作突然变快,腰胯下沉,右肩前推,这是弓箭步突刺的前兆。小衙内来不及后退,就用左手的檀木短棍,从脖颈向胸腹部,做扇形格挡。

这种技术,传统武术称为“内拦”,现代搏击称为拍击或者截击,一般用于防御,运行路线较长,动作预兆较大的腿击或者兵器攻击。

所有的防御动作,其实都是概率性的,都有运气的成分。

但对方打击的部位,大概率是从面部到腹部,这一段的要害区域。小衙内的扇形运行格挡,只要横斩到迅捷剑,改变其前进方向的一小点角度,就能卸去大部分力道,还能让武器偏离自己的要害部位。

“内拦”和“外搬”等传统武术的格挡阻拦技术,类似足球场上守门员扑点球:胆识、力量、运气、速度和技术缺一不可,都是迫不得已时的无奈之举。

单纯的格挡,只会招致连续不断的攻击。小衙内劈斩迅捷剑的同时,双脚快速向右侧横向移动,利用阿波菲左手匕首短的距离差,从空档里侥幸逃脱出来。

但左肋还是被迅捷剑擦伤了,火辣辣的痛感,让醉酒的小衙内清醒很多。幸亏当时格挡及时,否则自己的肝脏,就变成一剑两洞了。

雁翎刀如果只划割,臂膀或者大腿的肌肉群,一般不会死人,最多是重伤。檀木短棍不重击后脑或者颈椎骨,也很难致人于死地。

但迅捷剑的穿刺伤,在现代科学仪器和医疗技术出现之前,几乎等同于致命伤。阿波菲左手还握有匕首,可以随时补刀。

既然你心狠手辣,就别怪我痛下杀手了。

“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

刚才下劈到迅捷剑的檀木短棍,已经惯性滑到尽头。小衙内反转手腕,在阿波菲左手匕首尖的距离外,横向砸击对方的脸部,并快速反弹回来。

第一声惨叫过后,雁翎刀丝滑斩断,阿波菲的左手食指和大拇指,导致匕首轻微落地,诱发第二声惨叫。

第三声叫唤没有了,因为雁翎刀感受到阻力,被提腕带高,旋转四十五度角,用刀尖轻轻划过,葡萄牙人的颈部左动脉。为避免血液喷溅,小衙内一记蹬腿,将对方踹倒。

阿波菲像蛆虫

《明末榆林总兵》 第191章 大威天龙(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