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部分 (第1/4页)

开盖有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于这种投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分拆和打包,在销售过程中经过了至少多次倒手,就像穿上了“迷彩服”,到普通投资者面前时已经面目全非,成了名副其实的“迷彩债”。当然,打包过程中,也可能将最初发行者本身的资产纳入其中,这些最初发行者一般都是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背靠这些大树,在次贷危机以前,现在一文不值的“迷彩债”当时都是优等品。于是,金融大鳄成为潜在的暴风眼。例如,雷曼兄弟本身的资产就被纳入部分“迷彩债”中,雷曼兄弟的破产就成为大危机加速的暴风眼,导致千万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甚至破产。

3 “迷彩债”引爆“小概率事件”(5)

就这样,美国次贷破产者的命运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命运。

蝴蝶效应:“最后的傻瓜”没出现

美国最初一个次贷破产者的命运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命运,是一个最典型的蝴蝶效应。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第一个次贷破产者呢?抛开该家庭出了什么不幸的具体情况不说,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栋次贷房不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术问题。按照货币主义的信贷接力游戏,总会有下家,总会有下一个“傻瓜”出现的,我的债你来还。那些被货币主义洗了脑的美国次贷人总是相信,在无限的货币接力和风险传递中,自己不是“最后的傻瓜”。

然而,人口是有限的,进入某个市场的人口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美国次贷房市场,没有出现“最后的傻瓜”,倒是出现了第一个次贷破产者。这是蝴蝶翅膀的第一次抖动,最终在全球掀起了金融海啸,成为一个最典型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原本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人们形象地理解为,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造成遥远国家的一场飓风。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一篇提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起初是说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此后,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作比喻。目前,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必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也就是说,“小概率事件”其实是个“大概率事件”。

蝴蝶效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蝴蝶效应起初用于天气,天气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复杂的系统,该比喻可以形象地说明问题。后来,人们把它用于同样难以预测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社会问题中,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和隐患,如果不及时地引导和化解,最终会给社会带来莫大的危害,可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和发明,只要正确指引和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产生革命性变化。可见,蝴蝶效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此次大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负面的蝴蝶效应。危机很快从美国到了冰岛。渔业曾经长期是冰岛的支柱产业。后来,冰岛政府认为,靠渔业拉动的经济增长过于缓慢,于是大力发展金融业,渔业等传统实业却持续萎缩,国家的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2007年,冰岛银行业总资产相当于该国经济总量的9倍,其四大银行所欠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而中央银行所能动用的流动外国资产仅40亿欧元。事实上,冰岛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了全球大大小小的金融投资者手中,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必然会迅速波及这里。

作为昔日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冰岛已欠下全球350亿英镑的债务,国家濒临破产边缘,相当于每个冰岛人欠下11�6万英镑的债务。该国总理劝告本国人民重拾捕鱼行业,并且无奈地承认,冰岛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走出此次金融危机的阴影。美国次贷这支蝴蝶翅膀扇起的气流,最终掀起的这一场飓风,就这样把远在北欧的冰岛卷了进去。

危机爆发后,美国负资产家庭数目从2006年的300万,暴增3~5倍至现在的1200万~1500万,原因是不少业主在楼市高峰期时次按周转套现,楼市狂泻后纷纷变成负资产。负资产过多将继续拖慢楼市复苏的进度,过去美国人靠“按上按”套现的消费模式也将一去不复返,这将严重拖累美国整体经济。

目前,美国经济仍未走出次贷危机,大西洋两岸的众多金融机构已经遭到了沉重打击,美国无法售出的住房数量达到了空前规

《出轨的表现征兆》 第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